思步网

标题: CMMI高成熟度如何实施 [打印本页]

作者: yayuanjingkeji    时间: 2010-4-27 14:00
标题: CMMI高成熟度如何实施
本帖最后由 yayuanjingkeji 于 2010-4-27 14:01 编辑

CMMI高成熟度如何实施

CMMI ,高成熟度,实施,CMMI高成熟度


        CMM/CMMI模型引入中国软件行业实施已近十年,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000余家企业通过了CMM/CMMI不同成熟度等级的评估,然而能达到CMMI4或CMMI5的高成熟度的企业却不多。
        究其原因,固然有企业改进需求中并非需要内部高成熟度实施,但更多的还是因为高成熟度的实施难度、对数据要求的高度、对改进成绩的呈现程度让众多国内企业望而生畏,确实我们的企业还不擅长于用数据说话,还不愿意将数据管理模型“反求诸已”。
        此外CMMI v1.2版本之后,SEI设置评估师分级——评估CMMI4或CMMI5的必须是高级评估师,并且对于高成熟度评估结果审查力度加强,发现评估结果达不到真正高成熟度要求、不惜取消某些高级评估师资格,以此来确认CMMI4或CMMI5的“含金量”,让更多的企业更觉得高成熟度实施是遥不可及的。
        本文期望初探CMMI高成熟度的几个关键要素,以期能揭开其神秘面纱——CMMI4或CMMI5的改进并不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一、关键要素1:过程域隐含的实施线路图
        从CMMI模型来分析,CMMI4或CMMI5的过程域分别是4级定量管理的组织过程性能(OPP)、定量项目管理(OPM)、5级持续优化的组织革新部署(OID)、原因分析与决定(CAR)。以往我们了解的高成熟度实施常常都研究上述过程域具体要求,从过程域自己组成结构上分析要达到哪些具体实施目标,看模型里推荐了怎样的最佳实践指示我们前进。可是CMMI模型并非一个孤立各个实施要求的模型,从实施实践来看不需要、也不能让企业将全部的过程进行定量化,只需选择和组合关键过程/子过程。原因分析后的革新部署也是部分过程/子过程的革新部署。

        从CMMI2、CMMI3到高成熟度的CMMI4和CMMI5,绝非简单的一蹴而就,而是层层上升围绕着数据来展现企业成熟度的实力。
        CMMI2的项目策划(PP)、项目监控(PMC)、测量和分析(MA)相互联系,将项目中的管理需要(项目三要素:进度、成本、质量)挖掘出来,通过计划-实施-监控,实施的记录被测量,经过分析后用于项目监控中来与计划值对比。如测量结果分析后发现偏差,项目级来控制改进。
        所有的项目数据逐渐积累,形成组织财富库中的度量库,其它过程的革新也需要从度量库里找机会,这就是上图的组织过程定义(OPD)、组织过程聚焦(OPF)与此前二级实施过程域的管理所在。最终这些基于过去的数据经过分析后,还是要使用在项目中,在项目的估算里、已定义过程里、风险预测里,从了解过去我们开始对现在项目实施有了一定的控制力。
        而数据的作用绝不限于此,大量数据累积之后、全方位从组织层面部署实施数据测量和分析之后,我们有机会建立数据模型开始对项目可能的发展进行预测——“了解过程、控制现在、预测将来”这正是CMMI模型实践后提升管理的精髓所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过程域关联图上集成项目管理(IPM)为定量项目管理(QPM)中来组合关键子过程提供了经验,风险管理(RSKM)也为定量项目管理(QPM)提供了预测保障。
        经历过量化管理之后的持续优化自然是水到渠成的工作,因为有了组织的过程性能模型,并形成了关键子过程的测量,基于原因分析来找到组织内过程中问题所在的根本原因,组织革新部署(OID)自然可以寻找的最合适的改进机会。
        改进确实是循序渐进、有迹可循的;找到行动线路图看起来比简单分析各种定量技术、统计方法更值得EPG去探究。

二、关键要素2:目标分解

        SEI有专门GQM的课程来指导我们学习目标分析、基于目标来寻找过程改进的作用。上图就是展现从组织商业目标逐级分析、形成过程改进目标,再次分解找寻关联的关键字过程的示意图。
        目标是什么?也许我们经常说目标很重要,但一旦改进开始、关注细节行动之后,EPG甚至整个组织都开始陷入具体行动,忘了抬头关注改进要做什么?我们不需要像SEI来改进模型,需要的是我们EPG来关注公司发展、过程改进可以帮助提升公司商业上成功进行质量体系部署、实施、监控、更新。由此看起来企业内部的过程一定是支撑着企业发展的,每个过程中对于企业发展和运营的支撑点需要我们开发出来,进而基于目标挖掘我们可以尝试的定量管理的关键子过程。
        有了关键子过程识别之后,又遇到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数据。

三、关键要素3:数据
        太多关于数据重要性的名人名言,例如W.Edwards Deming的“In God we trust,all other bring data.”可是数据在哪里?
以下是通常的可以选择形成基线的度量项:
发布后的缺陷数
生产率
产品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以及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等发布前的各阶段的产品过程错误
评审相关的量度
质量成本和无用的质量成本
工作量
估算偏差(工作量、进度、代码大小和关键计算机资源)
        以上其实就是EPG在内部部署过程改进要逐项关注的数据,也是对应到相应子过程可能存在的量化管理点,以下有参考实例:

        当然高成熟度实施还有更多专业技术领域的问题,后续将进一步探讨。
作者: Notskynow    时间: 2013-4-14 19:32
看帖看完了至少要顶一下哦~
作者: 风清云闲    时间: 2013-4-14 20:38
有点价值,先收藏。
作者: carolyaya66    时间: 2013-4-16 10:32
欢迎大家都踊跃发帖和回复!
作者: 笑烦_lxf    时间: 2013-12-2 16:43
很有见地的探讨,先收藏着~
解燃眉之急啊
作者: 一个芣咋    时间: 2015-4-15 13:15
我是个凑数的。。。
作者: 颜、容    时间: 2015-4-30 09:23
看了LZ的帖子,我只想说一句很好很强大!
作者: 唐诗@    时间: 2015-6-6 20:39
还不错哦,如果再能多分享一些就perfect了!
作者: benxiaozhu    时间: 2015-7-22 14:46

作者: 丶情人眼    时间: 2015-7-26 22:23
我是个凑数的。。。
作者: [泪城i]    时间: 2015-11-17 13:36
我是个凑数的。。。
作者: 铃铛    时间: 2017-1-15 13:26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作者: Hey丶小姐    时间: 2017-7-8 22:45
确实不错,顶先
作者: 佳薪    时间: 2018-6-21 15:28
路过的帮顶
作者: 心机    时间: 2019-2-6 07:16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作者: 地势坤    时间: 2019-12-7 20:38
我是个凑数的。。。
作者: 摇曳的青丝    时间: 2020-2-6 09:21
我是个凑数的。。。
作者: efg222    时间: 2020-2-18 15:08
路过的帮顶
作者: 醉爱i    时间: 2020-2-24 15:53
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这样的,习惯就好。
作者: 妖艳    时间: 2020-3-21 14:24
还不错哦,如果再能多分享一些就perfect了!




欢迎光临 思步网 (http://www.step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