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标题:
心境之我心依旧
[打印本页]
作者:
lavender001
时间:
2010-10-28 10:57
标题:
心境之我心依旧
窗外喧嚣的车流,难以惊扰心中的沉寂,一颗流星划向遥远的天际,在夜幕中燃烧自己,给世界展现瞬间的流彩后,平静的归去....
感情丰富的人,注定了要比别人有更多的感受从而经历更多的挫折。于是,在感情的路途中体会到了孤独的落寞,不经意就形成了一种沉默的孤单。在叶落黄花的瞬间,在无人相对的深夜,在熟识的旋律响起的那一刻,有多少无言的感慨和莫名的留恋在牵扯还没愈合的心伤。总有些惆怅和牵挂在心中翻滚如潮,难以割舍的情感和爱怜悄悄的走进心田,在孤单中迈进了回忆的门槛。
回忆,一种弥漫着苦涩的甜蜜,心怀眷恋的将往事翻起,淡淡体会时光的流逝,回味着情感途中行走的艰辛。于是在不舍中又多了一份落寞,多了一份隐隐的无可奈何。我知道有很多东西和感情是无可逆转的,也无法重新再来,所以要更加的珍惜曾经的拥有,会更希望明天的美好。
也许就是一份无可奈何的开始和结束,如同光晕中的晨埃,无力把握自己的来去,也无力改变自己的轨迹。我厌恶这种迷茫无助的感觉,曾经是那么希望在一个夕阳落下的黄昏悄然地结束。可是,当我在初秋的早晨重新爬起时,看到室外温暖的阳光,就会清晰的感觉到,偶现的平静生活得来的是那么不易,希望的存在让未来显现出梦幻般的美丽。
在心里体会着失落的滋味,该来的总是要来。有痛苦有失意有低迷也有苦涩,但是在旅途的过程中还有甜蜜还有快乐还有思念还有牵挂,更有感动和相依。花开时是璀璨的美丽,花落时也将展现落英缤纷。匆忙的奔赴目标,莫如从容的行走,急急地走马观花不如细细地观赏。既然选择了这条充满荆棘的尴尬之路,就用我心中的柔情和执着做为双脚,认真的体会这种痛苦并快乐的旅途,直到路的尽头。总会看到一份华彩,拥有几分柔情,感知这场刻骨铭心的旅程.....
作者:
kingki0011
时间:
2013-6-18 13:07
前排支持下了哦~
作者:
marentis
时间:
2013-6-27 10:02
发发呆,回回帖,工作结束~
作者:
licypaync
时间:
2013-6-27 20:24
路过的帮顶
作者:
零紀年
时间:
2014-11-12 17:29
支持,赞一个
作者:
凝望流年
时间:
2015-2-4 21:16
好帖是需要鼓励的~
作者:
能量i
时间:
2015-4-23 15:24
好帖是需要鼓励的~
作者:
蓝草
时间:
2015-6-20 20:23
看起来好像不错的样子
作者:
傷城~
时间:
2015-6-29 14:52
好帖是需要鼓励的~
作者:
oo绝恋oo之梦oo
时间:
2015-12-26 16:18
路过的帮顶
作者:
爺∮⑥駺銜頭
时间:
2016-1-28 15:52
好帖是需要鼓励的~
作者:
是斑斓的霞¢
时间:
2016-6-12 14:21
顶不错 支持下
作者:
天国佳人
时间:
2016-7-2 09:46
发发呆,回回帖,工作结束~
作者:
…徒然℡
时间:
2017-4-12 20:34
very good.
作者:
重头再来
时间:
2017-4-29 09:59
路过的帮顶
作者:
中国猪的协
时间:
2017-8-18 17:50
看起来好像不错的样子
作者:
-不過如此
时间:
2017-9-5 18:35
顶不错 支持下
作者:
火柴之天堂
时间:
2017-12-14 19:17
路过的帮顶
作者:
渗透
时间:
2018-2-4 20:01
顶不错 支持下
作者:
妞妞5530
时间:
2018-5-22 07:18
前排支持下了哦~
作者:
被雨淋湿
时间:
2018-7-10 17:27
前排支持下了哦~
作者:
浅唱、淡夏
时间:
2018-8-30 16:16
发发呆,回回帖,工作结束~
作者:
摇裤儿。
时间:
2018-9-10 11:33
好帖是需要鼓励的~
作者:
薄幸名
时间:
2019-1-15 14:19
支持,赞一个
作者:
失退〃
时间:
2019-6-28 22:19
顶不错 支持下
作者:
我信命i
时间:
2019-7-26 21:15
顶不错 支持下
作者:
此地无银三百两
时间:
2019-8-6 20:57
支持,赞一个
作者:
天使’飞赱乐
时间:
2019-12-19 15:07
我是个凑数的。。。
作者:
皇妃@
时间:
2020-3-26 13:10
支持,赞一个
作者:
水墨泪i
时间:
2020-4-20 17:06
路过的帮顶
作者:
纯妹
时间:
2020-8-29 14:54
看起来好像不错的样子
作者:
别来无恙
时间:
2020-9-4 20:21
好帖是需要鼓励的~
欢迎光临 思步网 (http://www.step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