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标题: 如何用荷兰公式估算项目成本 [打印本页]

作者: dou1008    时间: 2011-4-27 16:36
标题: 如何用荷兰公式估算项目成本
上次在李老师IPD的培训中,有提到这么一个公式:
项目的成本=接口*35+用例*15  (单位是:美元)

据称,韩国、西方国家的估算是以这样的公式在做。
就手头的项目,做了个汇总,大家帮忙看一下,这种估算是否偏差太大?
工作量
1
场景/领域模型
3
2
接口
11
3
数据表
13
4
用例设计
26
资源成本
 1
系分
1人
 2
开发
3人
 3
测试
2人
时间成本
kickoff时间:2月22日
发布时间:5月6日
54个工作日
投入成本
54工作日*6人=324人日,按每人30美元的薪资来算,共计:9720美元
估算成本
(11+13)*35+26*15=1230美元



投入的成本,是否与估算的相差太大?

作者: arfeng    时间: 2011-4-27 17:14
没有规模,工作量是如何出来的?
作者: songhongchen    时间: 2011-4-27 18:11
我记得公式是Fp=ILF*35+EIF*15,而你这里是(11+13)*35+26*15 = 1230,1230不是指成本。还需要计算系数,我记得还好是13.95吧,算出1230*13.95=2144.8125,这个单位是人/工作时,换算成天,再乘20000元/月=2144.8125/8/22*20000=243728RMB。再换算成$,不知道现在汇率是多少
作者: 思步网    时间: 2011-4-28 09:12
本帖最后由 step365 于 2011-4-28 09:26 编辑

LZ,以下为思步网“资料群”的朋友们的解答:

布道者 17:06:56
似乎没有规模,一来就是工作量
布道者 17:07:13
估计这个估算前面还有一部分,没有写完

Liera 17:07:33
我也觉得没写完

布道者 17:07:59
工作量是如何出来的
布道者 17:08:03
没有说明

Liera 17:08:10
那个35、15怎么理解

布道者 17:08:19
比较类似于功能点估算吧

Nydia 17:22:47


布道者 17:23:27
这是功能点估算的方法

Nydia 17:23:47



作者: 思步网    时间: 2011-4-28 09:23
本帖最后由 step365 于 2011-4-28 09:24 编辑

LZ,以下为思步网“侠客群”的朋友们的讨论:

ryan 17:17:39
......哪有这么做估算的
布道者 17:18:11
这个估算方法没有显示完整,大家不要这么快下决断

地瓜 17:18:36
是的。

闻静 17:20:49
这个是人均的吧? *6 ?

ryan 17:22:07
最简单的
项目kickoff到结项54个工作日
角色有系分 有开发 有测试 不同人在项目不同阶段投入工作量不一样 前期系分多些 中期开发多些 后期测试多些
投入成本 54工作日*6人 这一条就不对
ryan 17:22:35
难道测试这两个人从项目开始就100%工作时间投入项目?

地瓜 17:23:08
分析的非常有道里
地瓜 17:23:22
开发都没完成,咋个测试发

闻静 17:24:34
从需求开始,测试人员就有投入搭建环境与编写测试用例的工作量

ryan 17:24:44
那也不是100%的工作量投入

地瓜 17:25:41
资源利用率不高

闻静 17:26:36
嗯,有道理。

地瓜 17:27:21
它那个算的过于简单
地瓜 17:27:35
直上直下。

ryan 17:29:48
没看到那个公式里 接口 用例具体怎么定义的 有多少调整因子
反正就这几句话来看 这估算属于图省事的瞎胡闹

闻静 17:31:20
项目的成本=接口*35+用例*15  (单位是:美元)
这个35 和15的定义是什么?

Liera 17:33:21
说是接口和用例所对应的功能点分值
Liera 17:33:26
但还是无法理解

ryan 17:33:33
那为啥单位是美元呢 估计是业界的平均成本 极不靠谱的数字
ryan 17:36:56
估计他说的应该是NESMA功能点估算法 图省事 就把过程忽略了 拿出了个结果公式

闻静 17:43:44
我们现在都用delphi估计法
闻静 17:44:20
这个跟delphi估计法比,有什么优势么?

杨万新 18:08:04
我记得公式是Fp=ILF*35+EIF*15,而你这里是(11+13)*35+26*15 = 1230,1230不是指成本。还需要计算系数,我记得还好是13.95吧,算出1230*13.95=2144.8125,这个单位是人/工作时,换算成天,再乘20000元/月=2144.8125/8/22*20000=243728RMB。再换算成$,不知道现在汇率是多少

闻静 18:37:45
谢谢




作者: 思步网    时间: 2011-4-28 09:32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新帖子的形式尽量的提出来,问着有,答者亦有~
我们努力将这个软件过程改进网越来越活,越来越贴近大家的实际需要!
作者: tonyad    时间: 2011-4-28 10:44
这个模型还是简单,其中每一个计算因子,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接口数、用例数怎么算,有个粒度问题
资源,不是简单的几个,还得考虑投入比例
成本,30美元薪金成本只是成本的一部分,一般还不是比例最多的部分


作者: lanj    时间: 2011-4-28 15:36
没有仔细研究,之前了解过一些,简单的回复下lz的帖子。
对于功能点估算的话,SPR的一群人决定留下7个东西: 2个文件ILF/EIF,3个业务EI/EO/EQ,2个调整因子:产品的,开发的。而所有ILF等,取中间值,不判断复杂程度。而荷兰的(世界第二大的功能点组织NESMA)只留下ILF和EIF,连EI什么也不要了,调整因子也扔了,就得出了荷兰公式: Fp=ILF×35+EIF×15

作者: lanj    时间: 2011-4-28 15:36
顺便提下一些简单知识点
FP功能点估算法将功能点分为以下5类:

   1. ILF:Internal Logical File内部逻辑文件
   2. EIF: External Interface File外部接口文件
   3. EI: External Input外部输入
   4. EO: External Output外部输出
   5. EQ: External Inquiry外部查询
通俗说,ILF/EIF分别是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EI/EO/EQ是操作
作者: lanj    时间: 2011-4-28 15:50
lz的公式 FP=(11+13)*35+26*15=1230,这个不是估算成本
简单的来说,这个是FP,通俗点可以理解为敏捷里面的用户故事.
至于1个人平均一天可以开发多少个FP,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或者经验来估算.
比如说一个人一天是0.5-2个FP,那需要的工时是615-2260人天,这样再根据平均成本30美金一天,得到的成本是30*615-30*2260,即:18450美元-67800美元.
这样才是项目的开发成本.
作者: lanj    时间: 2011-4-28 15:59
顺便发一个IBM的估算模型,是根据代码行估算工作量的

未命名.jpg (109.22 KB, 下载次数: 218)

IBM估算模型

IBM估算模型

作者: 一啸长天    时间: 2011-5-3 12:10
回复 lanj 的帖子

写得还是比较全面的,值得学习!

作者: tonyad    时间: 2011-5-4 13:48
回复 lanj 的帖子

这个模型用起来简单,试着用几个历史项目去看,偏差20-50%,还可以,考虑权重的话,基本可以拿来用
作者: dou1008    时间: 2011-5-4 14:30
lanj 发表于 2011-4-28 15:50
lz的公式 FP=(11+13)*35+26*15=1230,这个不是估算成本
简单的来说,这个是FP,通俗点可以理解为敏捷里面的 ...

学习ING,谢谢大家提供的信息。上面的估算都是比较粗的。
有人提出是否测试、开发投入是100%,估算是按理想状态算的。肯定存在偏差。

目前看来FP的产出是1/工作日。

基本上这个项目的成本是:33900美元。



作者: mylikes2000    时间: 2011-5-25 10:28
方法真多!学习!
作者: meconsea    时间: 2011-10-18 22:58
我们都按照需求用例来估算,将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分开算。
作者: ljaabb44    时间: 2013-10-15 09:33
学习学习。不错不错
作者: 萤火之森    时间: 2014-6-6 20:56
前排支持下了哦~
作者: 我是定期发光i    时间: 2014-12-12 13:38
看了LZ的帖子,我只想说一句很好很强大!
作者: 泡沫是彩色的    时间: 2015-6-28 09:01
路过的帮顶
作者: 樱玲@    时间: 2015-7-1 15:27
很有见地的探讨,先收藏着~
作者: 带着紫    时间: 2018-8-30 16:03
有空一起交流一下。
作者: 夏天    时间: 2019-4-11 16:05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作者: 浅浅低吟。    时间: 2019-12-2 22:02
very good.
作者: 最强ID    时间: 2020-1-14 17:35
以我的经验来看,楼主的想法是可以执行的~
作者: 君拂    时间: 2020-3-27 11:45
很有借鉴意义,先收藏了,谢谢楼主。
作者: 勇爱    时间: 2020-10-11 21:52
路过的帮顶




欢迎光临 思步网 (http://www.step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