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标题: 你该走那条CMMI之路? [打印本页]

作者: step365    时间: 2008-4-18 13:30
标题: 你该走那条CMMI之路?
steplv 发表于 2007-11-6 14:23:19

有如下一个CASE:

“有一群小朋友在玩耍,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而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的,火车来了,小朋友们已经来不及躲闪,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

好了,我们一起从SPI过程中涉及的不同角色、角度、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到底我们走那一条路是正确的?

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来考量:

1、这个CASE本身,是不是还存在其他的可能,为什么旧铁轨没用了?作废了?还是旧铁轨更危险?(当然,这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2、抛开CASE本身,联想企业实施CMMI过程中的一些策略与选择,是不是我们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没有站在市场的角度?或者BOSS的角度?(当然,可以有很多的角度与策略)

3、其他的。(这个大家随便怎么说都可以,只要有道理,并说明理由)
作者: step365    时间: 2008-4-18 13:34
标题: 以下是所有的回帖
findi 发表于 2007-11-6 14:37:44
当然选取1


steplv 发表于 2007-11-6 14:43:18
to findi:
选1的理由是什么?不可能没理由吧?


zdq2601 发表于 2007-11-6 14:44:17

这需要权衡,火车和1号轨,2号轨上小朋友的总体价值,具体决定。


steplv 发表于 2007-11-6 14:50:25
呵呵,大家可能理解错了,如果单独看这个CASE,我就没必要发表在这里了。我的本意是:

1、直接看这个CASE,给出一个选择,并说明理由

2、除了直接看待这个CASE外,结合企业在SPI过程中不同的选择,以及理由。

大家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


guochuanyu 发表于 2007-11-6 14:50:45
给出的信息不是够充分啊.也许救了那群孩子,火车要出轨,而这个火车究竟客车还是货车,有危险品么^^^^^^^^^^^^^^^


zdq2601 发表于 2007-11-6 14:56:22
告诉我们做事要从实际出发,更具具体的利益和目标而定具体方针和策略,不要墨守成规,中规中矩;
从决策人的角度考虑,任何决策都有危险性,决策要谨慎。
从小孩的角度,必要离群,做事要依靠群体,团队精神。
。。。。。。。。。。。。。。。。。。


grace 发表于 2007-11-6 15:34:44
如果切换会导致火车上的生命有风险,也要重新掂量


steplv 发表于 2007-11-7 11:20:17
如果我们把这个CASE当一个项目来讨论,那我可以先起个头,大家接着来一起探讨。

一、做为一个项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范围:我们要知道这个CASE具体包括那些东西,也即,我们要把需求弄清楚。

2、时间:是不是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让火车停下来,或者把小孩抱离铁轨?

3、成本:如果选择了不同的轨道,我们要评估损失有多少,一个生命?三个生命?抑或是火车上的(人、物)?

4、质量:火车本身的质量如果存在缺陷,它会不会熄火?铁轨是否都完好,有没有脱轨的问题?

5、风险:我们遇到的风险是:生命没了?物品损失了?还是重大机密产品报废了?等等。我们得评估风险,并制订相应策略,是规避风险、解决风险、拒绝风险还是接受风险?

6、人员:在这个CASE中会出现那些干系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干系人的职责是否明确?

7、沟通:我们的沟通是否出现了问题,从列车长、搬道工、以及铁路沿线管理人员、小孩、小孩父母等来分析。

8、采购:出现了这个问题,是不是我们得增加一些设备,比如:防护栏?警示灯?还是?

9、整体:看来我们的整理管理与沟通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为什么小孩会突然出现在铁轨上?为什么没有防护栏?为什么没有警报?等等。


二、那么,如果从CMMI实施、应用的角度来看,是不是也可以去分解?
1、企业的商业目标
2、企业的战略
3、企业的文化
4、企业的人员
5、企业的组织制度与体制
6、…………等等


我就说这么多吧,大家一起来继续探讨,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引申出很多方面。


sungubbi 发表于 2007-11-7 21:33:04

我第一反应:选择切换轨道,救那几个孩子,而放弃另外那个。然后又有些痛心:我在“眼前的利益”和“牺牲规则”中选择了“眼前的利益”而纵容不守规则。这也恰恰是我们在做过程改进工作中,各项目组最容易犯的错。

又有些思索:如果增加警示牌,是否能够避免这个悲剧?(标识和风险提示)
废弃的铁轨通向何方?谁知道?改道后会发生情况有人能够预知吗?操作轨道的工人知道吗?--企业中谁是这个角色,QA吗?

怎么样才能够把损失减到最小?是否可以急停?可否救出小孩?--紧急措施


除了警示牌,还有什么样的预防措施?

      
step365he 发表于 2007-11-8 13:19:50

我看了这个案例,觉得做出的任何选择都是错误。

因此我们要回到案例的开头,先问自己有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并承担自己的决策(以及执行)带来的后果?

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才能从这个案例中汲取养分--组织需要系统论的思考(做出的决策,或称为战略才能经受考验),组织需要有良好的控制(对执行的过程,或称为战术),必须有及时可信的反馈机制对出现的偏差进行修正。

ps.假设决策出现问题,这是一个话题。

假设决策没问题,而过程出现问题,这个案例还提出一点--“相关人士”会“不由自主”的根据“自身利益”做出相应的行为或者选择。

ps2.这个案例另一个层面的解读是在遵守规范和打破条框之间的选择

ps3.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steplv 发表于 2007-11-15 10:58:51
to   step365he:
同意你的观点,这个主题中,除了暴露出体制的问题外,更多的倾向于人的问题,是不是在一定的岗位选择了合适的人?是不是让合适的人出现在关键的岗位?

走回到现实,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对于QA岗位的重视程度,就完全可以从TA们要那些人承担这一岗位而看出。是不是让那些所谓的项目助理、文档管理员、秘书、或者其他不受重用的人去承担?抑或者让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去承担?为什么会选这些人,因为这些人薪水不高,公司养的起闲人!可否取消这些岗位?不行,因为ISO 9000中明确要求要有质量保障部,不然,外审就不通过,所以,这些人是有用的。(注:这句话是错误的,后来经林老师一说,才知道错了,本来想删除了,但为了保持后续疑问及解答的源头,所以我保留了下来,对大家造成的误解,请见谅!)好矛盾呀!处于用与不用之间,搁在中间的感觉比较不爽。


tyrone 发表于 2007-11-15 21:35:43
窃以为,如果是选择了2或者是做了其它那么多的考虑,其实就与这个主题的意旨不符了。

个人的看法是,如果以此来比喻该选择什么样的CMMI道路,则根本不必去理会有多少小孩子在使用中的铁轨(经过设计、测试、可行的一条道路,比喻CMMI给大家的方向与实践建议)上玩耍,因为,你可以这么说,那列火车就是你的企业,那些在使用中之铁轨上玩耍的小孩,你可以看成是,反对你的企业推动CMMI的障碍。对于这个企业而言,要走好正轨,火车的司机员(Czar与EPG Leader),应该是鸣汽笛警告(宣达公司的奖惩与绩效考核制度) 所有的小孩(那些障碍)赶快远离火车所行驶的铁轨(车来了,远离行驶中的轨道与公司一同奋斗,挡在前面碍事就等着被消灭吧!!)。这个时候,如果负责转侧器的工人(可以比喻为管理咨询师、或者是公司的领导)把火车导向旧轨道(比喻现行让多数从业人员受到很多痛苦的旧的道路),或者是命令火车停下来,都是不对的,因为小孩子要是知道在铁轨上玩耍火车会停下来,而且不会有人采取警告、驱离与惩罚的行动时,他们更会大剌剌地强占住铁轨,让铁路运输做不下去,要不然就是走回原来有问题的老路子上了(因为走下去死伤惨重,会失去那些“看似很重要的”人力资源(但其实可能是鸡肋),所以让车子走上原来的旧轨道,牺牲掉守规矩,与公司有共愿景、原来就愿与公司一同奋斗的人员(由在旧轨道上玩耍的小孩所譬喻))。许多企业推动CMMI失败,不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抗拒变革(RTC),而终使过程改进毫无所获!


tyrone 发表于 2007-11-15 22:14:48
我个人以为公司成立QA部门根本就是管理阶层在推卸其对于公司质量的责任。质量是公司里每个分子的职责,公司的领导,负起对于公司每位成员的质量教育、培训与监督,使得每个人都重视自己的工作质量,那么就可以将公司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做到最好。公司并不需要成立质量部门。公司成立质量部门只是让公司高层与领导,误认为有了质量部门、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就自然而然有质量了,而他们对于质量的责任也了结了,所以一个真正具有高质量的公司是不需要成立质量部门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成立质量部门的公司,其质量一定很高。主要还是要看公司在质量保证活动上的成熟度,他们的质量保证活动是自发性的,还是因为有外力的压迫。如果是因为有外力才执行质量活动,显然一定做得不好,因为公司的各个阶层与质量保证活动的执行者总会想要偷斤减两的。

ISO 9001并没有要求一定要成立QA部门,至少我之前服务的单位导入ISO 9001时就没有成立QA部门,而我服务的单位就是政府部门的信息中心。每次我们要做质保或审计的时候,是将散在各组中,接受过正规ISO审计员课程并且认证合格的人员集合起来,在管理代表的授意下实施审计(把握工作的要领:审计员要回避对与自己工作或利益有关之业务的审计工作),我常常参加单位里质量审计活动(因为具有ISO审计员的资格)。而我们只有在单位的管理组中,有一位负责质量活动的参谋人员,年度的质量活动均由该员依计划发起、编组与执行,乃至于最终的检讨改进。

我在执行机构的软件委外(Software Acquisition)时,在我们信息中心里成立了一个项目管理小组,而我就是这个项目管理小组的领导,这个项目管理小组负责委外软件需求的获取、发展、然后外包,并执行外包管理的工作,从对供货商的选择、所有联合评审、审计、验证确认、及至于最终的验收工作,均由这个项目管理小组成员共同执行,也没有什么QA人员在我们这个管理小组当中工作。所有QA(质量保证)应执行的工作,都是由我们这个小组的成员共同执行,我们执行QA活动的时候,我们都是QA人员。

以前在某政府机构各阶层工作时,年度里都会有上层或上几个层级的业务主管单位人员组成督导小组,来看看我们工作执行的情况如何,是不是符合工作程序的要求、工作产出是否符合规定,有没有造假不实之处,这些也都是审计的工作,但重点是,这些人可都不是什么QA部门的人员喔,因为机构里根本没有QA部门(政风单位或督察部门并不算,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与QA活动并不相同)。所以一个公司需要有QA的活动,却不见得一定会有QA部门。


steplv 发表于 2007-11-16 12:41:54
to   tyrone:
林老师的解答让人眼前一亮,深受学习!简单的一个故事,蕴藏着这么大的道理,而且,很切合我们平时在企业中的情况。

看了林老师的解答,一定能让我们从中有太多的启发,我想,我已经学到了。谢谢林老师!


steplv 发表于 2007-11-16 12:48:29
    steplv:
    因为ISO 9000中明确要求要有质量保障部,不然,外审就不通过…
    tyrone:
    ISO 9001并没有要求一定要成立QA部门……


谢谢林老师的说明,也许我造了一个低级错误吧,我是之前听人说起过,ISO9000要设立一个质量保障部,我没有经过核实就这样发表了,看来真不应该。下次一定要三思并核实相关资讯。

林老师,您是说ISO 9001没有这么要求,那么ISO 9000呢?请教一下。


tyrone 发表于 2007-11-17 0:41:04
to   steplv:
ISO 9001没有这么要求,那么ISO 9000呢?

ISO 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与词汇(ISO 9000:2005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Fundamentals and vocabulary),主要在说明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观念与词汇术语释义。在基本观念理强调的是,管理者的职责、过程导向、文件化、达成质量管理目的所需要的资源及这些信息的提供等等要点,在本文件中亦未明确提到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公司要成立所谓「质量保证部门」。如果ISO需要律定这样的要求,也会在「ISO 9001质量管理系统—要求(ISO 9001: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这份文件中律定。但是实际上,均没有这样的规定。主要原因就在于,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就是过程导向的标准,ISO认为组织要达成质量的目标,满足客户的需求,必须透过过程的实作来达成。至于达成质量目标、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是否需要成立一个专责单位来执行,这项决策ISO留给导入质量管理体系的公司自行决定。因为,成立一个专责单位去执行一个不见得是属于工作周期频繁,几乎都是在消耗成本,而且如果公司制度走上轨道、所有成员都建立起深刻的质量观念,而且身体力行时,不见得真正发挥效益的单位,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都是很大的成本开销的,所以,ISO并不会强制去要求导入的公司一定要成立质量保证部门,实质上,就算这么规定,也会引起很大的争议的。


steplv 发表于 2007-11-17 10:55:54
谢谢林老师的再次解答,深深地学习了。

看来,知识的获取就在这一问一答中体现了出来,这个途径很好,跟面对面交流一样亲切。期待着有更多疑问可以请教林老师!

作者: 思步    时间: 2008-4-22 09:35
欢迎继续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有句话叫: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
选择不同的方向与目标,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欢迎大家再次各抒己见!:)
作者: Scott    时间: 2008-4-22 13:23
就这个故事来说,我肯定会选择就多数人而放弃那一个人,因为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只能就一个保多个。这也是社会反映出来的无奈吧。

但如果就这件事反映到真实的公司里,我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让火车正常通过使用的轨道。这也是我提到的职业准则问题。从公司来说,公司雇用我做QA,是为了让我保证产品与过程质量,按照公司的原则来做事是为了公司长久的发展。也许这样做对你自己是有害的或者对公司是很难受的,但是你得确是在以一个QA的立场为公司做事。就像我们审核时发现不符合项一样,那你到底提还是不提呢?

但是,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你的领导和你说这不是公司希望做的,公司可以允许适当的违背原则。那么,我就会把领导的这个话记录下来,然后就会在适当的时候违背原则,比如不提符合项。因为公司雇你做QA就是来让你尽量保证质量,而不是按照原则办事,这也是客户的一种需求。这种做法也就是适应公司的文化,做一个职业人员。
作者: jane    时间: 2008-5-5 09:01
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析出不同的观点来。就以一个QA的身份来说,火车应该不用改道,虽然说会牺牲很多,但是,那些牺牲的小朋友是因为本身就没有遵守一定的规则。个人觉得,没有按照规章行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危机出现了,如果没有挽回的余地,那只能引以为戒了。同理,如果按照规章在行事的,本来就没有风险,却外加给风险,那后人该如何信服?如何来遵守之前的约定?

[ 本帖最后由 jane 于 2008-5-5 09:02 编辑 ]
作者: 一啸长天    时间: 2008-5-9 00:27
嗯.....
有道理.....
学习中.....
先慢慢消化吧.....
tyrone说得太好了...^_^
作者: testkuang    时间: 2008-12-12 15:47
标题: 精彩
讨论得很热烈!内容很精彩!
作者: iamredeye    时间: 2008-12-12 17:00
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说明了为什么CMMI的实施遭遇了很多的失败或者反对的声音。

太多的公司用变革或革命的手段和态度对待流程改进。开始之初实际上就已经注定失败了。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这个问题很没水准。:)
作者: worldfame    时间: 2009-3-19 10:52
内容深刻
作者: cgbj2008    时间: 2009-6-15 15:25
刚看帖子时不知在说什么,等看了后面的回复后才知道原来其中包含着这多内容。。。
作者: zhengminchao    时间: 2010-7-7 15:05
有道理.....
学习中.....
作者: zhengminchao    时间: 2010-7-14 09:58
有道理.....
学习中.....

作者: zaqmko1987    时间: 2010-11-22 16:20

作者: 扣费    时间: 2013-1-10 09:08
膜拜神贴,后面的请保持队形~
作者: 小阿超    时间: 2013-3-8 15:36
淡定,淡定,淡定……
作者: 璃茉    时间: 2014-7-17 20:36
没人回帖。。。我来个吧!
作者: 尽扯淡!    时间: 2014-7-28 16:30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作者: 百步穿杨    时间: 2014-8-7 16:34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作者: 不回头的倔强    时间: 2014-8-21 16:05
我是个凑数的。。。
作者: 拐角处。    时间: 2014-8-22 18:50
前排支持下了哦~
作者: 丶暗弹相思泪    时间: 2014-9-15 20:44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作者: Doctor异乡人。    时间: 2014-9-28 20:13
打酱油的人拉,顺便赚点金币
作者: 空袭的梦i    时间: 2014-10-6 07:10
不错 支持一个了
作者: 一秒钟的永恒。    时间: 2014-10-13 16:40
我也来顶一下..
作者: 嘚瑟    时间: 2014-11-6 20:28
还不错哦,如果再能多分享一些就perfect了!
作者: 梦与她i    时间: 2015-3-22 09:48
路过 帮顶 嘿嘿
作者: 大渣妹    时间: 2015-5-21 10:59
前排支持下了哦~
作者: 初久i    时间: 2015-12-20 15:59
打酱油的人拉,顺便赚点金币
作者: 与君绝    时间: 2017-7-31 16:50
路过的帮顶
作者: 古城萧笙℃    时间: 2017-9-12 22:02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作者: 帅根伟    时间: 2017-11-28 17:23
没人回帖。。。我来个吧!
作者: 岚风殇    时间: 2018-2-2 13:08
向楼主学习




欢迎光临 思步网 (http://www.step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