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标题: 大家的WBS都是如何写的? [打印本页]

作者: w7a8    时间: 2008-4-25 09:09
标题: 大家的WBS都是如何写的?
分了几层,细到什么粒度,是按照两周原则呢还是有不同?里程碑如何设置?
作者: lily_014    时间: 2008-4-25 12:54
通常情况下分三到四层 这样一个粒度来分
模块
  子模块
     功能点
模块
   子模块
      任务包
         任务项
基本上是每个任务项(功能点)不超过两天(16小时),不过这还是个设想,具体还没执行呢
这也是借鉴敏捷开发里面的。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如果采用迭代的话,里程碑该怎么设呢?
作者: iamredeye    时间: 2008-4-29 17:34
粒度到managable & measurable。具体时间和项目大小特性都有关。

里程碑就是你特别想去measure的点,对迭代和瀑布来说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
作者: w7a8    时间: 2008-5-4 22:27
每个任务项,即最小工作包,有个2周原则,即80小时原则!
对里程碑而言,无需区分用的是什么life cycle!
同意楼上的,粒度应该视项目具体情况而定,PM觉得能管理能度量就可以了!
文无定法,符合项目实际(考虑各种约束)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 lily_014    时间: 2008-5-6 11:06
呵呵 前面我说的那个是实际的情况,之前楼主不是问各个公司是怎么做的?
任务的细分程度当然是视情况而定,前面也说了是借鉴敏捷里面的,因为要做到可视度而且如果要引入每日构建的话,通常是开发人员拿到任务后就不用再去细分了,直接可以coding。
纠正一下 每个任务项,即最小工作包,有个2周原则,即80小时原则!
我理解的是,工作包里面含每个任务项,工作包2周原则,而任务项是2天。当然这是理想的状况。如果有误解欢迎大家纠正。。。。
作者: iamredeye    时间: 2008-5-6 11:43
你说的任务项大概是指schedule activity。还是要看项目特性,比如规模,对大的项目2天显然太细,也做不到。计划也是有成本的。对需要特别monitor的成员,2天却是一个好办法。只有一个原则,就是粒度让pm感到安全。

另外WBS是project scope,千万不要又变成了product功能分解
作者: lily_014    时间: 2008-5-6 13:23
对 很多时间领导会质疑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 xixiaojing666    时间: 2008-5-7 16:45
我也很想听听迭代时里程碑的设置?

我们不管多大的项目,最后任务的粒度也会在2-3天,或更小,一般在项目开始的时候粒度会大点,当进入该阶段,进行制定阶段详细计划的时候,粒度就缩小了。

感觉在项目执行的时候,制定计划对项目经理来说很费劲,而且很多计划到最后都不能执行,也就是说计划变化很快!:(
作者: 冰封伯爵    时间: 2008-5-7 21:35
做WBS的分解前提条件是已选择了相应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根据相应的生命周期模型做初步分解,然后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细化,没有不变的需求和计划,时时在变,如果跟不上更新的脚步,计划将无任何实施意思。
作者: iamredeye    时间: 2008-5-8 14:00
原帖由 xixiaojing666 于 2008-5-7 16:45 发表
我也很想听听迭代时里程碑的设置?

我们不管多大的项目,最后任务的粒度也会在2-3天,或更小,一般在项目开始的时候粒度会大点,当进入该阶段,进行制定阶段详细计划的时候,粒度就缩小了。

感觉在项目执行的时 ...



项目有大有小。你们不管多大的项目,最后还是2-3天或更小--这是因为你们不管多大的项目还是很小。

另外你们的项目计划执行成问题也反应了这个计划有问题。可能的原因是:
-粒度太小
-这个计划只是PM一个人拍脑子定的吗?如果是,那就可以理解了。pragmatic?
-没有change mgmt
-没有risk mgmt
-maturity。。。
作者: Scott    时间: 2008-5-8 14:47
还是要看项目特性,比如规模,对大的项目2天显然太细,也做不到。--同意。

WBS的制定方式最好考虑交付件,按照交付件来制定会比较合理,也比较好度量。比如有需求说明书,那就制定
xx功能
需求说明书编制
评审
基线
里程碑

如果是迭代开发,可能就要以迭代为里程碑。
比如
xx需求编制
yy需求编制
评审
迭代里程碑
作者: Scott    时间: 2008-5-8 14:52
粒度要看从哪一层算起,如果是项目经理一层,建议最多3层,一层项目(包含公共任务,比如培训、会议等),二层迭代,三层活动。
作者: tongwds    时间: 2008-7-10 11:02
不过生命周期模型的WBS差别有多大?

比如迭代模型和瀑布模型的WBS相比较
瀑布模型的是按顺序不断更新累计,迭代模型的如何作?
作者: tongwds    时间: 2008-7-10 11:04
目前只接触到瀑布模型的(项目的周期都是瀑布型),不知迭代、增量模型的该如何入手,有这方面经验的请多多指点
作者: 思步    时间: 2008-7-10 11:13
个人感觉,首先要弄清楚一点:这个WBS是用于什么方面、供谁去用、那些角色关注等方面的问题。
1、如果公司高层也非常乐意去关注项目的具体进展,那么,这个WBS最好以“线性”的思维去体现;
2、如果项目管理员(公司级)要关注项目的详细情况,那么,这个WBS最好按“工程活动”、“管理活动”、“支持活动“来分开;
3、如果是该项目的PM,那么,针对与迭代开发与瀑布模型,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在迭代模型中套瀑布模型,也可以在瀑布模型中套迭代模型;

这些是我的切身体验,供参考。还有部分内容,容我有时间时再放上来。
作者: lljyujie    时间: 2008-7-14 09:38
谢谢分享呵呵,没有金币了啊!
作者: loosiech    时间: 2009-3-8 15:03
好贴,借鉴一下
作者: worldfame    时间: 2009-3-11 17:17
80小时制
作者: lee_huo    时间: 2012-11-5 18:17
任务分解到2-3天,最好是1-2天就有能够交付的粒度最好。
最好是按迭代交付,2周交付。
节奏固定,2周就是一个里程碑,而这个里程碑对于用户来说是有意义的
作者: step365he    时间: 2012-12-28 17:39
分解的粒度是到工作包层次,特征是要分配给具体责任人,能明确的可测量的交付物。
作者: 大大梦想    时间: 2012-12-28 18:21
step365he 发表于 2012-12-28 17:39
分解的粒度是到工作包层次,特征是要分配给具体责任人,能明确的可测量的交付物。

是这样的。
作者: 三重门。    时间: 2014-5-6 14:25
很有见地的探讨,先收藏着~
作者: 海℡永不湮灭    时间: 2014-6-8 17:32
好帖是需要鼓励的~
作者: 万丈光芒小太阳~    时间: 2014-8-7 09:33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作者: 粑粑    时间: 2014-9-4 12:42
看起来好像不错的样子
作者: 雨落青屿念雁羽    时间: 2014-11-25 12:31
以我的经验来看,楼主的想法是可以执行的~
作者: 橙子女    时间: 2015-6-29 15:56
顶不错 支持下
作者: 无边雨丝    时间: 2017-11-22 15:17
好帖是需要鼓励的~




欢迎光临 思步网 (http://www.step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