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标题:
缺陷相关,请达人释疑
[打印本页]
作者:
justese
时间:
2008-4-28 16:29
标题:
缺陷相关,请达人释疑
如果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引入了较多的缺陷那么发行的系统中也存在较多的缺陷。
在各种资料中经常看见类似的话,有几点疑问:
1.这句话是对所以的项目的都可以这样说还是对一部分项目正确?
2.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如果是通过度量数据,那么这些数据都是哪些数据?
作者:
sungubbi
时间:
2008-4-28 18:02
开发过程中引入了较多的缺陷,有两种情况,一是开发确实很糟引入了BUG,二是测试很强、尽可能多的发现了问题。
理论上来说,修复缺陷将可能引入更多的缺陷,但是在上线前发现越多的问题,确实可以减少发布后用户发现的缺陷数量。但是,每发现一个缺陷,在开发、测试、构建等各环节需要投入的工作量也会更大,所以最重要的是将缺陷消灭在编码工作中。
所以,你的两个疑问,我认为:
1.这句话是对所以的项目的都可以这样说还是对一部分项目正确?
不完全正确。如果相比较两个产品来说,通常情况下,开发过程中BUG越多的那个产品,则上线后的BUG一般也较多。对于同一个产品,如果测试发现的缺陷被修复,则发布后的缺陷通常会减少。如果是测试不充分而未发现多少问题,并不代表上线后的缺陷数量就会减少
2.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如果是通过度量数据,那么这些数据都是哪些数据?
上线前缺陷与上线后缺陷存在一些联系。你可以通过上线前的缺陷密度与上线后的缺陷密度来判断某一个产品的缺陷情况。也可以通过这个数据来比较两个产品的缺陷密度,是不是上线前缺陷密度越高的那个,在上线后缺陷密度也是偏高的。
作者:
step365he
时间:
2008-4-28 21:57
1. 牵扯到另一个话题--质量成本。
如果不重视过程中间的各项预防缺陷工作,那测试成本会大大增加,而且发行后导致的用户不满度导致的退货或者升级付出的额外开发成本也是无法估量的。
如果重视过程中的预防缺陷工作,暂时性质量成本会增加,随着预防越陷卓有成效,导致测试成本降低,也会使得之后额外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2. 如果一个产品开发中问题多多,即使测试人员很强,在初期一段时间,辛勤工作后将缺陷尽可能的消灭,保证了产品发行质量。。随着这类情况周而复始,他们会陷入一种无力感,最后测试人员会流失。。
作者:
justese
时间:
2008-4-29 10:13
还有一个疑问:
“发行后系统中的缺陷”这句话中的缺陷是指发行后一段时间内,用户在使用中发现并反馈回来的缺陷,还是指所有的缺陷(包括用户发现的缺陷以及系统中隐藏未被发现的缺陷)。
如果只是指用户使用中发现的缺陷,我比较清楚,我带过几个项目,也参加过测试工作,根据度量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开发过程中BUG越多的产品,则上线后的BUG也较多。到最后用户不满意以至退货。
但是如果是指所有的缺陷,这种说法我不认同。既然是隐藏的,那么我们就不知道它究竟有没有,有多少,没办法定量的分析。那也就不能得出结论。
头好乱啊,想得越多结就越多,理不顺了。
作者:
iamredeye
时间:
2008-4-29 16:50
1. "quality is designed in, not tested in." 测试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测量手段,试图测量出软件到底有多少defect。但由于测试没有穷尽,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产品到底有多少defect, 但是上帝知道这个客观上存在的数字!测试结果从统计角度讲已经“证明”了产品的质量-并且一定程度上进行了量化-defect number,severity, etc
2。所以开发阶段的“测量”结果同样可以用来推断上线之后的质量。即使随时间质量有一些改进,但基本不会有质的变化。
作者:
step365he
时间:
2008-4-29 23:04
“指所有的缺陷(包括用户发现的缺陷以及系统中隐藏未被发现的缺陷)”——这句话有悖论:隐藏的并且是未被发现的。既然你都没发现,怎么知道是隐藏的?你所能确定的只有“测试无穷尽”。因此在度量的范围只能限于已被发现的(无论是哪个干系人发现)。
作者:
justese
时间:
2008-4-30 10:35
谢谢各位,我现在有点明白了。:lol
作者:
iamredeye
时间:
2008-4-30 10:44
测试无穷尽,但却有迹可循。这就是为什么好的test designer比较少。通过有限的样本测试推测出全貌,未必精确,但可以足够准确。
作者:
step365he
时间:
2008-4-30 12:50
1.
软件测试中存在杀虫剂现象——
测试人员设计测试用例,在规定时间内找出许多缺陷;另一个测试人员加入后会设计出另一些测试用例,又找出一些缺陷;最后采用模拟用户行为的随机测试方法,又能发现些缺陷。因此人们会产生“我怎么样才能不遗漏这些bug呢”的想法。
2.
如果在一个产品中我们没有使用模拟用户行为的随机测试方法,那这些应该被发现的缺陷是不是隐藏的并且是未被发现?退一步说,如果我们认为某个产品不需要经历随机测试就能发布,那我们应该承担这些缺陷被用户发现的后果。如果我们认为某个产品需要经历随机测试才能发布,则意味着增加了质量成本,并可能延期交付给用户。
当然,也有可能我们采用随机测试,而没有发现新的bug,那么此时人们会不会想随机测试是在浪费成本呢。
请大家继续讨论:)
作者:
iamredeye
时间:
2008-4-30 15:08
ongoing的测试没有发现新的bug是一个信号,说明要调整策略:
1。不管是随机测试还是基于test case的测试,可能有效性不够。
2。可能客观上存在的bug不多了,不必继续测试浪费成本。
所以测试计划是需要动态调整的。
作者:
时间在渗透
时间:
2014-5-21 18:43
确实不错,顶先
作者:
一切皆有可能
时间:
2014-6-13 13:07
我也来顶一下..
作者:
情深似海不
时间:
2014-7-15 10:16
我也来顶一下..
作者:
浅埋离别伏笔﹌
时间:
2014-10-3 21:19
路过的帮顶
作者:
迷梦-
时间:
2015-3-2 15:37
学习下我只是路过,不发表意见……
作者:
晓野
时间:
2015-5-27 14:50
好帖是需要鼓励的~
作者:
插翅难飞
时间:
2018-3-8 18:01
我了个去,顶了
欢迎光临 思步网 (http://www.step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