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标题:
关于研发型项目管理
[打印本页]
作者:
jane
时间:
2008-6-4 14:53
标题:
关于研发型项目管理
客户定制类的项目,至少需求还相对趁于稳定,但对于自主研发产品的项目,这个需求该如何把握。因为一旦进度出问题,就会出现前功尽弃的结局。这个类项目如何处理比较理想?
各位谈谈自己的经验或者理论也行。
作者:
songcl
时间:
2008-6-4 15:05
我们公司前段做的一个项目就是类S研发型的,首先客户提出了一些大的范围的需求,我们在充分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公司内部进行了分析与调研之后,做了一个DEMO,然后与客户进行相关的确认。其实这也是一个需求相对明确的过程(明确需求)。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强有力的SALES去执行(进度把握),这样才能保证进度尽量不后延,确认过程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主要就是实施了,相对比较好做些。
作者:
chfyx
时间:
2008-6-4 15:11
自主产品类项目的需求提出者一般是 市场策划人员,他们通过市场调研来发现市场机会,形成一个产品概念,然后进行开发。
市场人员一般通过3个工具来分析:
1、¥APPEALS:产品竞争力分析,分析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情况,和竞争对手产品进行对比
2、SPAN: 战略规划分析,分析产品的战略定位
3、FAN: 财务分析,分析费用,盈利情况
最终提出项目的Q、C、D目标。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随时关注市场动态,市场变化后,分析后果,如果Q、C、D目标发生重大变化,要由高层决定项目的方向:中止还是继续开发。
作者:
sungubbi
时间:
2008-6-4 15:21
冯兄有没有三个工具的具体介绍呀,嘿嘿
作者:
jane
时间:
2008-6-4 15:27
沙发的朋友,写得还是有点趋向于客户定制的。跟我平常的项目差不多,主要还是在需求不明确的时候,然后如何来处理的情况,谢谢你的答复;二楼的写得比较专业化的,麻烦二楼的再详细点喽。:lol
作者:
sungubbi
时间:
2008-6-4 15:52
有遇到过两类自主开发型。
一类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衍生出新一代产品,在功能、核心技术、系统架构方面都有具大的改进;
二类,是完全新的产品,基于市场调研、潜在需求的挖掘或跨领域的产品拓展。
总结一下,遇到的情况:
1)不管是哪一类,似乎至少有一个目标客户,对产品的研发有很大的好处,能够帮助实现产品需求的落地,也利于进行需求的完善。
2)研发类需求由于其需求的不明确性,所以需求的变更风险很大,特别是容易在产品需求和用户需求(有目标用户时)徘徊,容易造成生产的产品满足某用户但不具备产品的通用特性。我们有一个项目在用户需求环节就反复多次,无法把握用户个性和产品的度、以及对产品的定位模糊,产品定位与用户需求这个工作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并造成了项目延期,但这两个月为后来的软件需求的稳定性带来好处。
3)如果是第一类产品,还需要注意保持产品优点的继承,因为新产品替代老产品在上线初期新产品的稳定性通常低于老产品,如果连老产品的优点也被丢失,用户的满意度会下降很多。还有新老产品的用户界面的变化要慎重考虑。
4)阶段性地提供产品给目标客户使用,有利于完善产品需求。但有时用户不一定会认真使用该产品,可能达不到效果。如果是有一定市场抢占压力的产品,适宜阶段性发布版本
5)如果是第一类产品,还需要策划新老产品更替的策略,确保开发的力量不被长久的分散在一个产品的两个分支上。
[
本帖最后由 sungubbi 于 2008-6-4 16:51 编辑
]
作者:
思步
时间:
2008-6-4 16:10
自主研发的项目,那就是属于“产品”的一类。
不管是做什么类型的项目(产品),在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之前,匆匆上马,其带来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有了市场的调研基础,接下来才判断是否启动项目(项目能不能带来赢利?);有了市场调研后分析的基础,我们也基本上定义了大概的范围(需求)。
项目启动后,我们要做那些?风险预估及规避策略、项目的估算……
其实,楼主提到的这个问题,我觉得这压根不叫做项目,而是在乱来,公司也根本不清楚这个“项目”是啥玩意儿。作为自己研发的项目都这个样,那研发出来的产品,谁敢买?这不是开玩笑嘛。:lol
大家拍砖头吧,我接着。。。
作者:
sungubbi
时间:
2008-6-4 16:21
楼上的,人家现在就是遇到问题了嘛,怕乱来,所以要看怎么才能不乱来嘛。
不过,我倒是有经历过一个产品,也是属于新老更替,新产品中使用了新的技术但功能大多数不变。这个项目由于产品需求把控不住,出现了过多的用户个性需求,且新技术研究不成熟,导致成为用户投诉重点,并且对原来的老产品的维护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两项目是同一拨人进行)。
而这个新产品研发的驱动事件是,与原厂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想要推广他们的技术,于是引升出这个产品。
前期的调查、市场预测、立项分析还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
jane
时间:
2008-6-4 16:34
没有楼上说得这么惨好不好!!!!
楼上的说话不厚道。
SUNGUBBI说得挺有参考价值。
作者:
思步
时间:
2008-6-4 16:39
原帖由
jane
于 2008-6-4 16:34 发表
没有楼上说得这么惨好不好!!!!
楼上的说话不厚道。
SUNGUBBI说得挺有参考价值。
错了,应该是楼上的楼上。我纠正一下,没别的意思。
作者:
step365he
时间:
2008-6-4 16:51
1. 我们可以进行客户调查,了解客户中长期的需求是什么,换言之就是了解什么能够让客户兴奋和惊喜。如果我们不做调查,这些需求继续留在深闺,甚至客户自己都没研究过,想过,并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它们。
2. 我们可以进行客户调查,可以采用主动引导方式,但立场必须站在客户角度。
3.针对楼主所说的,项目进行时候的开发进度/产品细节也许每天都会在变,要善于根据团队的能力和需求,合理地裁减当下计划和所要实现的需求,特别是及时调整工作项的优先级,从而赢得更为合理的时间安排。
作者:
chfyx
时间:
2008-6-4 17:00
关于产品竞争力分析、战略规划分析的介绍,请看我的空间。
http://www.step365.com/index.php ... iewspace-itemid-330
http://www.step365.com/index.php ... iewspace-itemid-331
项目的Q、C、D目标:
Q:产品的功能、性能
C:产品开发费用预算、预期利润
D:产品上市时间
产品开发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市场变化,特别是在需求分析、计划阶段,等到了编码阶段需求变更影响就会较大,因为有上市时间的约束,可以采用分版本发布策略,对以目前不能实现的功能,在下一版本实现,防止丢失市场机会。
由于现在很多产品生命周期较短,所以市场人员对产品规划要做好,产品新版本要及时跟上
作者:
思步
时间:
2008-6-4 17:03
标题:
QQ群友: 广州 飞翔 的解答如下
1、研发型项目的需求把握应该在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在提出需求时应该做好需求论证,需求论证的方式为:召集你现有的客户,客户资质要求:具有行业代表性或区域行业代表性,使用模型方式向你的客户进行讲解,让客户提供建议,贝他版出来后,可考虑让这些客户进行试用,然后反馈意见,可以用物质奖励或免费赠送的方式提供给客户正式版本。
2、使用迭代型开发,前期开发仅仅实现核心模块,简单方式,而且量不会很大,作为一个产品,成熟过程是需要成本的,开发出版本后提交给客户进行试用,这是一个迭代过程,搜集众多客户反馈后进行第二次迭代的需求设计,进而形成正式的产品。
3、产品试推广--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推广,可考虑将服务条款稍微放松,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并搜集客户反馈,形成第三次迭代开发需求。
4、产品正式推广阶段
感谢:广州飞翔
作者:
凌草
时间:
2014-3-25 19:59
很有见地的探讨,先收藏着~
作者:
遇弱则强
时间:
2014-4-21 09:11
打酱油的人拉,顺便赚点金币
作者:
带着紫
时间:
2017-9-28 18:45
有空一起交流一下。
作者:
成功背后
时间:
2018-4-8 17:51
我是个凑数的。。。
作者:
梦与她i
时间:
2018-5-7 09:04
还不错哦,如果再能多分享一些就perfect了!
欢迎光临 思步网 (http://www.step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