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标题: 因果图方法设计象棋马走日的测试用例 [打印本页]

作者: lee_huo    时间: 2008-7-1 13:07
标题: 因果图方法设计象棋马走日的测试用例
此例子是讲解利用因果图设计测试用例的一个小例子。以中国象棋中走马的测试用例设计为例学习因果图的使用方法。
一、 分析中国象棋中走马的实际情况(下面未注明的均指的是对马的说明)
1、如果落点在棋盘外,则不移动棋子;2、如果落点与起点不构成日字型,则不移动棋子;3、如果落点处有自己方棋子,则不移动棋子;4、如果在落点方向的邻近交叉点有棋子(绊马腿),则不移动棋子;5、如果不属于1-4条,且落点处无棋子,则移动棋子;6、如果不属于1-4条,且落点处为对方棋子(非老将),则移动棋子并除去对方棋子;7如果不属于1-4条,且落点处为对方老将,则移动棋子,并提示战胜对方,游戏结束。
二、 根据分析明确原因和结果
原因:
1、 落点在棋盘上;
2、 落点与起点构成日字;
3、 落点处为自己方棋子;
4、 落点方向的邻近交叉点无棋子;
5、 落点处无棋子;
6、 落点处为对方棋子(非老将);
7、 落点处为对方老将。
结果:
21、不移动棋子;
22、移动棋子;
23、移动棋子,并除去对方棋子;
24、移动棋子,并提示战胜对方,结束游戏。
添加中间节点11,目的是作为导出结果的进一步原因,简化因果图导出的判定表




考虑结果不能同时发生,所以对其施加唯一约束O。原因5、6、7不能同时发生,所以对其施加异约束E.
根据因果图建立判定表:(分为两表)


注:1、以上判定表中由于表格大小限制没有列出最后所选的测试用例;2、第2表中部分列被合并表示不可能发生的现象;3、通过中间节点将用例的判定表简化为两个小表。减少工作量。
四、根据判定表写测试用例表(略)

文章出处:http://www.spasvo.com/html/ceshi/20080626-187.html
作者: iamredeye    时间: 2008-7-2 09:28
我一直不了解这些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真正的实施状况。等价类稍微容易采用些, 但比如因果图,对脑子要求满高的,对时间成本要求也高,在实际项目中大家有用过这个方法吗?项目分配给测试的时间允许这么做吗?
作者: lee_huo    时间: 2008-7-2 16:42
如果测试时间允许当然是先设计用例---评审----改进完善----执行用例----发现缺陷----验证修改-----更新用例----回归测试。这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实际测试过程中通常都简化用例设计或不写用例执行测试。我个人感觉因果图方法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思路清晰,可以利用等价划分或场景法等方法所取代。因果图作为教学还是不错,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完整的设计用例,以免有遗漏。
作者: iamredeye    时间: 2008-7-2 17:22
那答案就是no了?:)

实际上我问的是test design methodology的问题,而不是整个项目的的testing process。就我所知到的情况而言,今天很多公司都是有自己的testing process的,比如你说的这个“设计用例---评审----改进完善----执行用例----发现缺陷----验证修改-----更新用例----回归测试”。在比较大的项目中,这个相对而言比较规范。

[ 本帖最后由 iamredeye 于 2008-7-2 17:25 编辑 ]
作者: 20065503    时间: 2010-2-3 16:46
那答案就是no了?

实际上我问的是test design methodology的问题,而不是整个项目的的testing process ...
iamredeye 发表于 2008-7-2 17:22



    恩  比较赞同,我们公司基本就采用了这种测试流程,但无论怎么评审,总要有好的用例设计方法才行,不然流程再好也无法保证软件的质量,国内目前对测试这块还欠佳重视
作者: 风清云闲    时间: 2013-1-28 13:52
LZ辛苦,小红花一朵给你戴上~
作者: 咕罒噜噜@▂.    时间: 2014-4-23 14:14
没人回帖。。。我来个吧!
作者: 彩虹天堂丶    时间: 2014-8-12 22:15
路过 帮顶 嘿嘿
作者: 那段我们    时间: 2014-8-13 19:11
很有借鉴意义,先收藏了,谢谢楼主。
作者: 淡淡旳微笑╮    时间: 2014-10-21 21:27
很有借鉴意义,先收藏了,谢谢楼主。
作者: 梦涂黑    时间: 2016-1-21 18:55
很有见地的探讨,先收藏着~
作者: wwwxcomcn    时间: 2018-1-16 11:50
顶不错 支持下




欢迎光临 思步网 (http://www.step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