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标题: 【36周】微软的研发与众不同 [打印本页]

作者: jetor    时间: 2008-9-1 08:57
标题: 【36周】微软的研发与众不同
“微软是如何组织和进行产品开发”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在微软内部我们有一个卓越软件工程团队,主要为员工提供为期数日的课程,内容涉及微软软件开发方法概述、工程系统、组织架构、最佳实施办法,以及用以保证产品质量、可靠性及安全性的内部工具和技术等等。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体系已经十全十美,但我们的确积累了很多知识和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实际上,我们也在以适当的方式与全球(包括亚洲)同行分享这些成功。
    因为这是一个大题目,我想在这篇文章里着重介绍我们工程系统中的一个方面,即我们研发团队的核心专业和每个专业在产品开发中所扮演的角色。因为我相信微软在这一方面的做法不同于我们的同行(即使在美国也是如此),尤其在中国,目前业界还没有充分理解这些核心专业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微软的工程体系一直由三个核心专业组成:“开发(Development)","测试(Test)"和"项目管理(Program Management)",英文简称分别为"Dev","Test"和"PM"。在此,我将以另一个顺序作简单介绍:

    PM:提及软件专业时,大多数人都马上想到"Dev" 。但是对我来说,一切则从项目管理开始。在微软,“PM” 意味着很多事情,对我而言,这个角色主要意味两件事:

    1.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将其转换为用于开发的功能说明(functional specification)。这是一切的开始,如果我们无法理解用户,我们就不能开发出合适的产品。
    2 .协调Dev 和Test,将最初的功能说明转变成真正的产品。

    我发现很多人,特别是在中国,一听到”PM”就认为这是“Project Management”。事实上,这仅是PM工作的一部分(上述第2点)。PM真正的技能在于倾听用户并从他们的角度理解问题,然后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而是在真正理解需求后设计最好的解决方案,即使这是连用户自己都从未想到的解决方案。常言道,如果我们一味地遵循用户的要求而只是去找寻一匹更快的马匹,那么汽车永远也不会诞生。


    Dev:三个专业中,Dev可能总是人们知道得最多的。他们负责实际设计和开发软件产品。Dev 的主要工作是实现PM制定的功能说明。在系统级的、关键任务级的软件世界里,这个实现应该极为可靠、 安全、 便于管理、 可以扩展和高性能。Dev的设计和功能实现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在未来版本中得到重用。


    Test:外界对微软测试工程师存在许多误解,内部有时也存在这个问题。多年前我刚进入微软时,我(愉快而)惊奇地发现在微软Tester的人数几乎和Developer同样多。在我之前服务的公司,测试人员要少很多(当然产品的质量会相对薄弱),因此在微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真正了解测试专业的本质。在微软,我们何时可以发布产品并不取决于我们何时完成产品的设计和实现,而是取决于我们何时能完成产品测试。因为我们所发布的每个产品,尤其是系统类型的软件,必须通过一个极高的质量标准。测试专业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一个Test必须花好几年时间才能掌握悟我们所应用的测试种类—— 单元测试、功能测试、集成测试、压力和远距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以及本地化测试等。我们在测试中运且用的一整套工具和技术的复杂性令人印象深刻——自动测试套件,自动测试生成工具,自动检测故障分析工具,自动安全模糊测试和基于状态机的测试。

    以上三个核心工程专业就像一张3条腿的凳子——一个也不能少,并且需要一个合适的工程组织保持其平衡。没有一方可以凌驾于其他任何一方,否则这个组织就无法与客户需求保持一致,或者无法在产品质量上下足功夫。这 3个专业类似政府部门间的制衡机制,这套机制确保了我们能理解客户需要,设计高品质产品,同时每个发布的产品都在各方面满足顾客的期望。

综上所述,与我们常规的项目不同点在于
1.微软的研发是产品
2.微软具有非常流程化的操作框架
3.流程转化为了意识

所以,微软没有SQA这个职位

汲取的优点
1.建立合适的流程
2.让需求人员作为项目经理主导项目,市场人员监督
3.让设计人员同时设计、编码,不要分离
4.尽早的发布Beta版本进行用户测试
5.提供客户及用户适合的,而不是完美的
作者: iamredeye    时间: 2008-9-2 13:05
微软果然是微软! 转化为了意识的流程才是流程, 不然只是好看(但没人看)的文档. 可能很多公司的文档水平在CMM5, 但流程水平仍在CMM1  ^_^

另外我觉得"PM真正的技能在于倾听用户并从他们的角度理解问题,然后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对project management的理解在全球都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 至于微软自己把PM定义为project manager + solution architect, 这没什么不行, 不过确实是微软的定义和世界大多数公司不同, 而不是中国人的认识有什么偏差.
作者: Legionnaire    时间: 2008-9-12 10:22
这就是微软的MSF。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组织级大规模的软件开发。不不形成专门的team,而是将不同的工作放到不同的function中去做。这就要求公司/组织的形式也要符合实施MSF的要求。
作者: xixiaojing666    时间: 2008-9-22 11:46
收益!
作者: lily_014    时间: 2008-10-22 10:52
这才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以流程为中心。。
重视现代化团队的建设,建立和对团队间的信任,扩展团队人员多方面的能力
作者: huamaomao    时间: 2008-12-25 11:43
一般公司要做到,比较难啊~~
作者: iamredeye    时间: 2008-12-25 17:24
原帖由 lily_014 于 2008-10-22 10:52 发表
这才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以流程为中心。。
重视现代化团队的建设,建立和对团队间的信任,扩展团队人员多方面的能力


也不能说这就是“以流程为中心”吧:)
作者: 红日子    时间: 2009-3-4 14:04
微软的研发与众不同了解了
作者: bjhynzh    时间: 2009-9-21 12:57
学习一下了
作者: yanhe100    时间: 2010-2-10 10:49
微软属于精英团队管理了,进行任何方式都是可以的。
我们如果有这样的团队,弄什么敏捷都会非常easy。但我们不是精英团队,只能慢慢走,慢慢改进。
作者: zhengminchao    时间: 2010-7-20 11:20
不愧是微软,牛啊
作者: 风之引力    时间: 2014-5-25 09:03
不能到现场真是遗憾。
作者: 选择性记忆    时间: 2014-6-5 16:20
想参加,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
作者: 栩栩清风    时间: 2014-6-8 16:41
不能到现场真是遗憾。
作者: 独叶树    时间: 2014-6-13 18:39
好活动,下次一定要参加。
作者: 做我自己    时间: 2014-7-9 22:01
不能到现场真是遗憾。
作者: 没有保护色    时间: 2014-8-3 14:34
看帖看完了至少要顶一下哦~
作者: 谁都不爱    时间: 2014-8-24 10:33
我了个去,顶了
作者: 雨落青屿念雁羽    时间: 2014-9-4 15:16
好活动,下次一定要参加。
作者: 命呓    时间: 2014-9-26 14:02
看帖看完了至少要顶一下哦~
作者: 〃安静    时间: 2014-9-28 17:40
鼎力支持!!
作者: 自信    时间: 2014-9-29 11:59
very good.
作者: 我爱你如    时间: 2014-10-5 12:34
好活动,下次一定要参加。
作者: 望断、红尘颜    时间: 2014-10-26 17:58
我了个去,顶了
作者: 开心玫瑰    时间: 2014-11-3 10:40
这个一定得回复!
作者: 无色的梦°    时间: 2014-12-5 21:12
确实不错,顶先
作者: 璃茉    时间: 2014-12-14 18:37
路过的帮顶
作者: 离的小偏执    时间: 2014-12-28 17:30
不能到现场真是遗憾。
作者: 教主大人你最棒@    时间: 2015-1-21 14:13
支持,赞一个
作者: 尘世孤行。    时间: 2015-2-11 20:58
支持,赞一个
作者: 李霖    时间: 2015-7-13 14:38
确实不错,顶先
作者: 沫鹿安然    时间: 2015-7-14 19:47
顶不错 支持下
作者: 浅陌    时间: 2015-7-20 07:47
顶不错 支持下
作者: 花朵朵    时间: 2015-12-28 18:40
very good.
作者: 染蒹葭    时间: 2016-3-23 12:03
路过的帮顶
作者: 静想你的时候    时间: 2016-4-10 17:55
果断MARK,前十有我必火!
作者: 情比纸薄    时间: 2016-7-31 17:45
鼎力支持!!
作者: 哈哈苹果    时间: 2017-8-28 18:05
想参加,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
作者: 青莳    时间: 2017-9-25 14:45
支持,赞一个
作者: 手插口袋    时间: 2017-10-27 08:24
想参加,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
作者: 紧张先生。    时间: 2018-5-5 12:09
我也来顶一下..
作者: 我惧黑!    时间: 2018-7-29 21:54
very good.
作者: 尕儚︶ ̄    时间: 2018-8-10 07:05
顶不错 支持下




欢迎光临 思步网 (http://www.step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