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老板足够重视,如果制定的流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那QA的工作将会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岗位,但需要这两点都满足几乎不可能。; _) [/ p( c* q) k% y' Y
个人认为QA有几个发展阶段:
1、依据定制的程序进行稽核,不符合程序就开列问题单让项目组处理,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只做这样的解答“公司流程要求”.
2、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至于这么做成本与品质是否可以有效的中和,达到平衡,你不需要解答,请项目管理者与他的责任经理共同决策.
3、评估项目的状况,包含技术水平、成员配置、项目特性,协助项目经理定制适合的项目流程做组织级定制的流程裁剪。最大程度的做到进度、成本、品质的平衡,使项目稳步发展。
QA的思维方式:个人觉得QA有两种工作思维方式不可取,“当最坏的情况发生了该如何做(这里说的不是项目的风险管理)”和“我还得想想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我的策略还不完美”,我一段时间内是以这种方式工作的,但收获的是不认可与不停的思考下一个突发的问题,而不是及时的缓解了上一个问题。个人觉得QA思维方式“问题要一个一个的解决,有了初步的想法后立刻去实施,有意见再去集中讨论”。
QA的学习内容:1、技术你不一定要精通,但要有基础的认识,开发语言都是相通的)
2、不停的学习各种不同的过程框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为什么过程框架中会有这样的活动定义6@
3、对于一些支援性的流程要有深刻的认识,特别是配置管理、项目管理,个人觉得如何可能QA应兼职于项目的配置管理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了解项目执行情况的一个途径,QA的价值体现不是一个立刻可以看到的,也许真得只有在项目经理做结案总结较深刻、较客观的情况下项目组才会有所感觉。所以在执行过程中让项目组感觉你到你的价值必须是有一个立显的参与的活动,我认为配置管理活动是,而且也会给你带来QA工作的辅助!
上一篇:软件质量之路 下一篇:为持续功能改进制定计划的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