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要做全员过程改进,那什么是全员过程改进呢?
让我们看看通过Google搜索“全员过程改进”的结果吧。
排名第一的:建立自优化流程框架, 推动全员过程改进.pdf
此文章为华为业软EPG Leader周代兵在2007年苏州SEPG大会的演讲胶片。胶片讲解了如何建立自动化流程框架,推动全员过程改进。
实际上此文的思想来自IBM的RPM,开源版本为EPFC(Eclipse Process Framework Composer,过程框架组合器)。我们知道敏捷方法学有很多种,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最佳实践构成,比如XP的结对编程、测试先行,Scrum的Backlog、燃烧图等等。Jim Highsmith,敏捷联盟的发起人,自适应软件开发的作者,成立了敏捷联盟研究如何融合各种敏捷方法学,简称敏捷生态系统。他试图从各种方法学背后反应的价值观来融合敏捷,比如交付有用产品、依赖于人、鼓励协作等,实际上他也是站在自己的自适应角度进行的融合。所以,在那几年敏捷流行时流传的一句话就很好理解:方法学家和恐怖分子的区别是什么?答:恐怖分子可以谈判。
06年的时候我偶然发现IBM的RPM,觉得功能还是蛮强大、也蛮复杂,又偶然的在国外最大的开源基地SF上发现了EPFC:http://www.eclipse.org/epf/ 才知道这就是RPM的开源版本。经过一些研究后,才发现他是吸取了RUP的Discipline思想,将敏捷实践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实际的过程进行组合。
2006年参加苏州第一届SEPG大会时,我曾经和周总聊过这个想法,不知道他创作的这个自优化流程框架是不是也源于我的提示:)
[ 本帖最后由 Scott 于 2008-4-9 17:47 编辑 ]
上一篇:CMMI思想结合RMC实践之——“需求开发”流程定制 下一篇:居德华:从过程成熟度到人力资源成熟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