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查看: 13724|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免费培训] 【44周】为什么要做CMMI2

[复制链接]
一次聊天的机会,这周实在不想写一些东西了,只好拿出自己的想法提供一下,看作一次聊天的机会好了,^_^

当我们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慢慢的积累成解决问题的经验,当我们的组织在一步步前进过程中,也同时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为了提高软件的质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努力将过程分解,将实践整理总结分类,将知识通过多种方式传播给每个人,以期待从最底层能够发起一场意识的革命等等,我们一直在努力,沿着某一个思想或者道路,但在过程中,有许多有捷径可走,有许多却没有捷径。对于目前很多公司一次性达到CMMI3级认证,暂时不说CMMI如何,但一年所达到的要求点的确太多,因为认证的积累并不代表组织经验教训的积累,而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经验教训才是最值得学习和丰富的。众所周知的软件行业过程模型CMMI在中国认证得到了飞速发展,CMMI3做后很多企业感叹,很多从业者感叹,很多SEPG、SQA也在感叹,大家都形成了一种批评的抱怨,CMMI到底适不适合企业,适不适合管理,一年内达到CMMI3究竟有没有可能成了众多存在的疑问。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基本一年达到CMMI3水平级别的很少,但是很多公司却同样通过了认证,借用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做CMMI2呢,可能只有做了CMMI3之后才会发现,CMMI2的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在一年内需要将组织、人员、技术、管理、知识等各方面融合在一起,的确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对于公司来说人员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情况和效率,采用技术的难度直接影响了进度的提前与延滞,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团队的效率与输出的及时性。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如果说没有经历一个将经验沉淀并积累的过程,CMMI3的知识来说,只不过一个内容库,而不是一个经验实践库。

很多人问需要CMMI2到底多长时间,对于认证的企业来说很短,对于踏实的企业来说很长。长的不是一个人的水平提高,而是整个组织的水平提高,而整个组织的提高基于其背景的经验和教训,教训越多,经验越多,项目类似的情况下则更加的让人理解了经验的宝贵性。所以类似于一个公司一年一个项目或者2、3个项目的,如果还各不相同,那么一年也形不成规范。对于任何想将事务性工作通过工具解决,通过技术讲解来提高项目人员能力,以避免后期风险的公司来说,CMMI2是绝对不可少的。

CMMI2到底做些什么呢?简单说CMMI2是把经验积累并记录下来,以便其他项目采用或者借鉴。我们不能单纯的看待CMMI2所规定的PA,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这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也许我们自身也经历过,类似于我们学习一门学问,开始入门时跟着思路,写点心得,后续慢慢的学会了发现一些问题,找出疑惑,慢慢的再进行总结这段学习的过程,看看哪些学会了哪些依旧存在疑问,这样积累下来就会发现,怎么样学习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这个过程是绝对少不掉的,因为对于组织的发展来说,野蛮人到行政化是必须的。CMMI2级的经验积累不仅仅是本级所包含PA的经验积累,需要考虑所有组织内相关干系组织之间的经验积累,比如市场与开发、开发与客户、开发与外包、采购与开发等等方面的经验。其他项目是可以采用或者借鉴的,项目借鉴的多了,采用的多了,自然就可以抽取出类似的,这对于组织来说就达到了人们通常所说的量变到质变。所以这个过程少了项目数量是不可行的,但有了数量缺了内容却是可以的,因为那可以采用能力评估。

CMMI2究竟怎么做呢?CMMI2采用了一些综合很多项目所抽取的点,也就是所谓的PA或者SP,这些点可大可小,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确定,可以从人力、市场、销售、开发、实施等都抽取一些,作为自己的PA或者SP。所以建议做CMMI2的时候一定要在大脑中存在CMMI2的概念的目的是什么,而不要抓住几个PA却失去了眼界。在进行改进的时候必须意识到是一种持续的,而且需要较大投入和专心的,如果仅仅是一次运动,那么大家过后依旧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期望的初衷也就违背了。不过不要担心,这个阶段就是一个总结、整理、记录的过程,所以投入不会太大,而企业也大可不必忧心成本问题,既然这个路是迟到要走的,为什么不先走着呢!21世纪最便宜的是人才,最贵的也是人才,人才是什么,说不好,但是开始进行CMMI2的时候,必须是人才,人才不一定要广泛知识,却一定要专业精通。微软研发规范角色的根本思想就是专职专责专能,不过人家有钱,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去照搬它的模式,但学习这种专能的思想却是要考虑的。

抛开CMMI的PA划分,思想一下SEI划分级别及PA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更好的方式改进。所以路有千万条,条条通罗马,改进千万种,只选对的才好。

本周写的内容没有提供任何技术,只提供了一种思路,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有点无聊,希望细细品位有所获得,哪怕一句话能够让思想有所触动,灵感有所激发也是一种欣慰。

[ 本帖最后由 jetor 于 2008-10-27 11:44 编辑 ]


上一篇:【43周】开发计划
下一篇:【45周】SEI提出的关于高成熟度评估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论坛版权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楼主精彩的文章
发人深思啊!


我们现在的大部分企业,就是为了跟随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浮躁),而一直跟随。

用一句不客气的话:还没学会走,就想着跑起来,结果可想而知了。

其实我觉得,这在很大程度上怪一些组织机构及相关的单位,非要加一个什么“拥有SEI CMMI ML3资质”才可以投标,让他些不想做CMMI的企业也不得不充数着去做了。

还是希望行业及政府的相关单位,能正确引导企业,向企业的管理者正确看待CMMI,并能助推企业、行业健康发展。
当前过级企业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为了自身的提高自发去做CMMI,目的不是过了几级,而是切身能力得到提升;另一种是跟风,尤其是当前政府给予相关优惠的情况下,目的就是拿证;如果政府不给优惠的话,100%这样的企业是不会考虑CMMI的。
所以过级也有对应的方法:一种是循序渐进,逐步改善;一种是先用后忧,像ISO的认证做法。

最终的效果都是体现在企业自身,所以关键还是看企业本身对CMMI是怎么理解的,也需要行业及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
感触颇深
这篇是J老师感触我最深的
:victory: 弓虫大啊。写的很好。
现在的公司都跟着别人做,应该考虑公司发展需不需要。
想参加,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
下次有相关活动时再说一下哦~
好活动,下次一定要参加。
下次有相关活动时再说一下哦~
顶不错 支持下
鼎力支持!!
支持,赞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思步组织思步科技|思步网|火花学堂|思步文库|思步问答|思步英才|天下心
© 2007 思步网 浙ICP备10212573号-4(首次备案号:浙ICP备07035264号)|邮箱:service#step365.com(将#换成@)|服务热线:0571-28827450
在线培训课程|求职招聘|思步文库|官方微信|手机APP|思步问答|微博平台|官方QQ群|交流论坛|软件工程透析|关于我们|申请友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思步 step365 过程改进 CMMI中文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 流程体系 需求跟踪矩阵 敏捷开发 Scrum 软件度量 项目评审 全员改进 流程管理 人力资源 6sigma 信息安全 ISO27001认证 IT服务管理 ISO20000认证 ISO9000认证 软件测试 SQA 配置管理 IPD 软件工程 PMP认证 PMP试题 PMBOK中文 精益研发 agile 顾问式管理培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