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查看: 2785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体会] 项目管理-4-运筹帷幄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delia2010 于 2013-4-16 12:05 编辑

项目管理-4-运筹帷幄

引言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三岁知老”,前面的愿意说的是某人的智慧超群,现在的意思主要是说谋划的重要。后面一句说的是人在最初阶段对后面的重要影响。对于项目管理来说,项目最初的选择,对整个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个最初的选择,就是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
前面两节分别介绍了项目章程和项目规划,从这两个项目活动过程中,得到了项目的成功标准和发布条件,按照顺序的话,下一步应该是日程安排了,但是在日程安排之前,需要作出一个决定,即,这个项目采用哪种生命周期模型。不然的话,日程安排就没法往下做。所以这一节就说一下,如何为项目选择合适的生命周期模型。

跟前几节一样,先说概念,然后是注意,再有一张简图,简图包含了这一节的主要内容。

4.1概念定义
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就是项目经理和团队组织产品开发的方式。说白点,就是你打算让你的孩子将来干哪一行。呵呵,如果你有孩子的话。
如果你的回答是‘没有什么具体打算,看他自己的兴趣吧,喜欢什么就学什么’,那么您选择的生命周期模型就是‘敏捷’。
如果您的回答是‘我打算让他学音乐,从胎教开始就让他听音乐,然后让他学习音乐培训课程,然后考音乐学院,是从音乐界的名师,然后进唱片公司’那么您选择的模型就是‘瀑布’。
如果您的回答是‘先看看在说吧,先送他进幼儿园,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然后再根据孩子的爱好,专门培养孩子的这种爱好,使之成才’,那么您选择的模型就是‘增量原型’。

上面说了敏捷,瀑布,增量三种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需要注意的这些模型本身的区别不重要,重要的是您对哪种运用的比较熟练。运用的好的话,这些模型都可以是项目成功。就好像上面的那个例子,只要多和孩子沟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身体方面的,头脑方面的,发挥孩子的潜力,都可以把孩子培养成才。还有就是,这些生命周期不是绝对的,一个成功的项目,往往是多个模型的组合,在项目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模型,甚至在项目的同一阶段,使用多个模型的组合。再次引用伟人的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

只要能抓住老鼠,那就是好猫’呵呵。记住,完美的生命周期,只是‘模型’而已。梦想要照进现实才行啊。

4.2选择生命周期模型
一般,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有以下几种:
如图所示。



这些模型的对比,如图所示。



前面已经说了,这些模型的定义不重要,重要的是灵活应用之。所以下面就说几种具体的情况,如果项目中有这些情况出现,应该如何应对。

及时的得到反馈。
对于项目经理来说,最麻烦的事情,就是没有反馈。可能不止对于项目经理,对于任何人做任何事,如果你才去了一个举动,结果没有任何反应,俗话说的好‘咬人的狗不叫’。没有反馈,就意味着你不知道这个举动的效果如何,所以比‘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还遭。因此,尽早的获得项目的反馈,就能尽早的摸到项目的脉搏,摸到脉搏了,才能掌控项目。而这个反馈,就来自于测试,所以,应该让测试人员尽早的加入到项目里来,对每一个新完成的代码段(功能模块)进行测试,这样开发人员也能得到反馈,也能验证架构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稳定性。

如果这个项目中包含硬件或机械。
如果这个项目包含软件,硬件,还有机械等等领域,那么难度就很大,软件控制硬件,硬件控制机械结构,最终完成整个功能的执行过程。开发的话,顺序就反过来了,要现有机械,然后才能验证硬件的性能,然后有硬件,才能验证软件的性能。重要的是,硬件和机械的bug修复周期很长,一旦出错,就需要几天,甚至几十天的延迟,此外,也造成了成本的浪费,还有,有时候硬件的改动,会引起相应软件,尤其是驱动程序的修改,代价很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想让机械和硬件先做,并让软件参与讨论和进行整体架构,等经过硬件基本完成调试后,才让软件开始编码工作。当然,如果你已经确定某些模块式硬件必须的,那么也可以开始软件的工作。不一定非要等到硬件全部做好。

管理设计风险,也就是架构风险。
如果你担心架构的某些方面存在风险,那么就尽早的开发可以验证这些风险的功能模块,来对架构进行测试和检验。对于瀑布来说,要尽早的做试验,检验一下架构是否可行。比如说,你现在做的事一套UI,里面含有对显卡,和内存要求比较高的动画效果,你担心的是在播放这些效果时会不会卡屏,你明白,一旦卡屏的话,就需要更换硬件平台,或者采用其他的播放技术。那么就先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在实际平台上播放一下。来决定是否采用现有平台。
另外一种措施就是,用时间盒来限制架构所用的时间,留下更多的时间用来调整或优化架构。

如果你开始接手这个项目时,用的是瀑布,那么如何才能摆脱出来呢。
用迭代和时间盒来规划和限制所有活动。
尽早的将产品原型化,即尽早的作出一个demo版,然后展示给客户,然后从客户那里得到反馈。我曾经历过一个项目,客户要求一个产品,我们做了大约两年的时间,客户基本上已经接受了,但是还有一些商品化属性,需要做。这时,来了一个新的开发人员,原来的开发人员被调到了其他项目组,这个开发人员来了之后,发现,已有的这个产品,做的太次,于是经过老板同意,用了大约3个月的时间,重新设计,出图,制造。调试完成后,拿给客户。结果是,客户认为,这个产品跟原来的产品差异太大,并且重量过重。后果可想而知。‘闭门造车’,我想就是这个意思。
从项目一开始,就开始测试。这个前面已经说了。
功能要逐个实现,不要把所有功能都实现后,再集成。要完成一个,集成一个,测试一个,也就是敏捷里面的‘持续集成’。

4.3小结
要综合使用生命周期模型。只有完美的模型,没有完美的项目。尽量不要采用瀑布,要不然在后期集成的时候,亡羊补牢,来不及了。羊都已经被狼吃完了。




上一篇:项目管理-3-起锚出港
下一篇:项目管理成功的四个因素
[发帖际遇]: 一叶舟 乐于助人,奖励 8 (金) 金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论坛版权

使用道具 举报

顶起出售广告位
看了LZ的帖子,我只想说一句很好很强大!
不错的材料
很有借鉴意义,先收藏了,谢谢楼主。
very good.
鼎力支持!!
不错 支持一个了
前排支持下了哦~
支持,赞一个
看了LZ的帖子,我只想说一句很好很强大!
好帖是需要鼓励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思步组织思步科技|思步网|火花学堂|思步文库|思步问答|思步英才|天下心
© 2007 思步网 浙ICP备10212573号-4(首次备案号:浙ICP备07035264号)|邮箱:service#step365.com(将#换成@)|服务热线:0571-28827450
在线培训课程|求职招聘|思步文库|官方微信|手机APP|思步问答|微博平台|官方QQ群|交流论坛|软件工程透析|关于我们|申请友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思步 step365 过程改进 CMMI中文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 流程体系 需求跟踪矩阵 敏捷开发 Scrum 软件度量 项目评审 全员改进 流程管理 人力资源 6sigma 信息安全 ISO27001认证 IT服务管理 ISO20000认证 ISO9000认证 软件测试 SQA 配置管理 IPD 软件工程 PMP认证 PMP试题 PMBOK中文 精益研发 agile 顾问式管理培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