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咨询师而言,其实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做过程改进的咨询师,有类似于制造业的BPR(其实过程改进就是一种BPR),还有一种是帮助企业拿CMMI证书的咨询师。本质上,都在CMMI这个圈子里,二者应该是统一的,不过就象鲁迅说过的,什么西洋的好东西拿到中国来都会变味,ISO是这样,CMMI也是一样。
从2004年开始,中国政府逐步意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过渡依赖于外向型的加工制造产业,造成严重的资源压力、环境压力,所以国家的产业要转型,要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绿色高效的产业结构。于是乎,软件产业,尤其是软件外包业、以及由此引申的服务外包业成为中国政府心仪的对象。尤其是喜马拉雅山对过的那个印度阿三,每年的服务外包业的产值有好几百个亿美金的产值,更让中国政府眼红。所以,从04年开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列的产业政策扶持措施,其中有一项就是针对CMMI的,因为当初印度好象就是借助CMMI打入欧美市场的。在CMMI方面,最著名的是商务部的千百十工程,然后各地省政府、地市政府、软件园区政府都有相应的奖励措施。简单来讲,就是一家企业如果拿到了CMMI某个级别的证书,那么各级政府都有一些奖励,奖励的总额基本上可以冲掉企业在CMMI方面投入的成本。凭良心讲,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政府的拳拳之心,真是日月可昭,而且在一些发达地区,政府的奖励是更加优厚的。
借助这样的政策,企业做CMMI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于是催生了一个市场,就是CMMI的咨询和评估市场。这项工作应该说确确实实起到了推动软件业务发展的作用,外包产业现在也得到一些发展。不过,另一个问题现在也被关注起来,尤其是软件公司自己,因为大家都投入了很多精力,包括金钱,那么我们究竟能够从CMMI中取得多少回报呢?当然我不是谈商务投标资质方面的,而是企业能力的实实在在提升方面的回报。
软件行业其实也就是江湖,小一点,是一个项目江湖。客户对咨询的需要,是想知道怎样才能在江湖上混得出人头地,所以客户除了关注了咨询师的散装英语、半天也看不明白的最佳实践,还有更重要的是对咨询师的项目实践经验的要求。
什么叫做过项目,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当初,我给团队定的招聘规则是,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一份像样的项目履历,基本要上考核这样几个方面:
1、在一个项目里连续工作的时间。一般至少在6个月以上,否则蜻蜓点水,刚刚工作几年,这个项目混几天,那个项目混几天,产生出来的也就是一个项目油子而已。
2、是不是完整地经历了项目的需求、设计和开发阶段,一般情况下,至少要从头工作到系统上线,否则这份项目经历是不完整的。
3、原创性的成分有多少。要把实施项目、二次开发项目和原创性的开发项目分开考虑:做ERP的多数是实施项目,主要是做服务,有价值的是在里面做ERP咨询的人;做银行中间业务平台,是在公司既有开发平台上,按照固定模式开发系统,有价值的是程序员;从头开发银行业务系统、各个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要齐分析业务、设计系统,工作比较综合,这种项目比较容易产生人才。
4、项目的行业性特点。做银行业务系统、电信业务系统项目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做电子政务系统的项目,因为那是典型的业务运营系统,是人家的生产线。电子政务很多情况下是把一个简单事情复杂化,往往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一个几十台车的车队有时还要一个车辆调度系统,所以这种项目往往是国家为了拉动内需、或者为了打造所谓软件航母而搞出来的。
5、还有就是项目的角色,在一个项目中,做项目经理、分析员、设计员或者其他什么角色,经验往往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经常收到一些简历,一个工作几年的程序员,竟然做过十几个项目,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看起来不像是程序员,而是一个救火的专家。这些要点其实也是对咨询师的要求,当然,项目经历不能说明一切,我强调是这些经历是做咨询的基础,就象做分析、设计多多少少也要有一些开发程序的基础一样。
咨询师要做的是把过程改进的思想、和自己的项目经验合成一个产品,卖给客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咨询师的资历真的是要有所商榷的。在CMMI这个行业做咨询的人也基本上可以分成几类:国外学院里的海龟,可能做过几个实验项目,他们最唬人的是满嘴的散装英语;软件公司EPG的成员,公司做完了CMMI,看到做咨询不过如此,于是也出来混这个行当,这种情况很多;大企业的流程管理、质量管理人员,这类人也为数不少。不过,真正从项目一线下来的人是微乎其微的。
这样的结果是,CMMI咨询真正那个带给软件公司的回报是极其有限的,这恐怕是CMMI这个行业目前还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之一。其实,本质上这个市场应该是过程改进咨询业务,借助过程改进来推动企业能力的发展。不过,过程改进在很多企业被忽视了,而证书几乎成了唯一的目的。在今天的环境下,政府出钱,目的是帮助企业提升能力;企业要拿证书,目的一部分是满足商业资质要求,还有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人买单,不做白不做;咨询公司收钱,提供拿证书的服务,最快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对咨询公司来讲,怎样帮企业拿证书,也就是成了最直接的任务,过程改进的目的其实在很多时候被忽视了,而核心的商业机会其实也被抛弃了。因此,CMMI怎样进一步在中国做下去,可能这个行业的所有人士都要有所意识的问题,不能杀鸡取卵,现在有政府买单,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这几年CMMI的咨询和评估项目也很多,可是以后呢?ISO在中国已经很臭了,难道下一个就是CMMI吗?
上一篇:CMMI实施的问题之一:秘书的EPG 下一篇:开发过程自动化支撑CMMI改进的经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