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查看: 14315|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间管理] 大家的WBS都是如何写的?

[复制链接]
分了几层,细到什么粒度,是按照两周原则呢还是有不同?里程碑如何设置?


上一篇:帮这个项目经理想想办法:新老产品交替
下一篇:项目管理部的尴尬局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论坛版权

使用道具 举报

通常情况下分三到四层 这样一个粒度来分
模块
  子模块
     功能点
模块
   子模块
      任务包
         任务项
基本上是每个任务项(功能点)不超过两天(16小时),不过这还是个设想,具体还没执行呢
这也是借鉴敏捷开发里面的。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如果采用迭代的话,里程碑该怎么设呢?
粒度到managable & measurable。具体时间和项目大小特性都有关。

里程碑就是你特别想去measure的点,对迭代和瀑布来说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
每个任务项,即最小工作包,有个2周原则,即80小时原则!
对里程碑而言,无需区分用的是什么life cycle!
同意楼上的,粒度应该视项目具体情况而定,PM觉得能管理能度量就可以了!
文无定法,符合项目实际(考虑各种约束)的才是最好的!
呵呵 前面我说的那个是实际的情况,之前楼主不是问各个公司是怎么做的?
任务的细分程度当然是视情况而定,前面也说了是借鉴敏捷里面的,因为要做到可视度而且如果要引入每日构建的话,通常是开发人员拿到任务后就不用再去细分了,直接可以coding。
纠正一下 每个任务项,即最小工作包,有个2周原则,即80小时原则!
我理解的是,工作包里面含每个任务项,工作包2周原则,而任务项是2天。当然这是理想的状况。如果有误解欢迎大家纠正。。。。
你说的任务项大概是指schedule activity。还是要看项目特性,比如规模,对大的项目2天显然太细,也做不到。计划也是有成本的。对需要特别monitor的成员,2天却是一个好办法。只有一个原则,就是粒度让pm感到安全。

另外WBS是project scope,千万不要又变成了product功能分解
对 很多时间领导会质疑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我也很想听听迭代时里程碑的设置?

我们不管多大的项目,最后任务的粒度也会在2-3天,或更小,一般在项目开始的时候粒度会大点,当进入该阶段,进行制定阶段详细计划的时候,粒度就缩小了。

感觉在项目执行的时候,制定计划对项目经理来说很费劲,而且很多计划到最后都不能执行,也就是说计划变化很快!:(
做WBS的分解前提条件是已选择了相应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根据相应的生命周期模型做初步分解,然后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细化,没有不变的需求和计划,时时在变,如果跟不上更新的脚步,计划将无任何实施意思。
原帖由 xixiaojing666 于 2008-5-7 16:45 发表
我也很想听听迭代时里程碑的设置?

我们不管多大的项目,最后任务的粒度也会在2-3天,或更小,一般在项目开始的时候粒度会大点,当进入该阶段,进行制定阶段详细计划的时候,粒度就缩小了。

感觉在项目执行的时 ...



项目有大有小。你们不管多大的项目,最后还是2-3天或更小--这是因为你们不管多大的项目还是很小。

另外你们的项目计划执行成问题也反应了这个计划有问题。可能的原因是:
-粒度太小
-这个计划只是PM一个人拍脑子定的吗?如果是,那就可以理解了。pragmatic?
-没有change mgmt
-没有risk mgmt
-maturity。。。
还是要看项目特性,比如规模,对大的项目2天显然太细,也做不到。--同意。

WBS的制定方式最好考虑交付件,按照交付件来制定会比较合理,也比较好度量。比如有需求说明书,那就制定
xx功能
需求说明书编制
评审
基线
里程碑

如果是迭代开发,可能就要以迭代为里程碑。
比如
xx需求编制
yy需求编制
评审
迭代里程碑
粒度要看从哪一层算起,如果是项目经理一层,建议最多3层,一层项目(包含公共任务,比如培训、会议等),二层迭代,三层活动。
不过生命周期模型的WBS差别有多大?

比如迭代模型和瀑布模型的WBS相比较
瀑布模型的是按顺序不断更新累计,迭代模型的如何作?
目前只接触到瀑布模型的(项目的周期都是瀑布型),不知迭代、增量模型的该如何入手,有这方面经验的请多多指点
个人感觉,首先要弄清楚一点:这个WBS是用于什么方面、供谁去用、那些角色关注等方面的问题。
1、如果公司高层也非常乐意去关注项目的具体进展,那么,这个WBS最好以“线性”的思维去体现;
2、如果项目管理员(公司级)要关注项目的详细情况,那么,这个WBS最好按“工程活动”、“管理活动”、“支持活动“来分开;
3、如果是该项目的PM,那么,针对与迭代开发与瀑布模型,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在迭代模型中套瀑布模型,也可以在瀑布模型中套迭代模型;

这些是我的切身体验,供参考。还有部分内容,容我有时间时再放上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思步组织思步科技|思步网|火花学堂|思步文库|思步问答|思步英才|天下心
© 2007 思步网 浙ICP备10212573号-4(首次备案号:浙ICP备07035264号)|邮箱:service#step365.com(将#换成@)|服务热线:0571-28827450
在线培训课程|求职招聘|思步文库|官方微信|手机APP|思步问答|微博平台|官方QQ群|交流论坛|软件工程透析|关于我们|申请友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思步 step365 过程改进 CMMI中文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 流程体系 需求跟踪矩阵 敏捷开发 Scrum 软件度量 项目评审 全员改进 流程管理 人力资源 6sigma 信息安全 ISO27001认证 IT服务管理 ISO20000认证 ISO9000认证 软件测试 SQA 配置管理 IPD 软件工程 PMP认证 PMP试题 PMBOK中文 精益研发 agile 顾问式管理培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