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1. 引言
2. 软件质量属性和质量要素
3. 商业目标决定质量目标
4. 质量保证能够保证质量吗
5. 质量人员的状况
6. 全面软件质量管理:模型
7. 全面软件质量管理:制定质量计划
8. 全面软件质量管理:技术评审
9. 全面软件质量管理:软件测试
10. 全面软件质量管理:过程检查
11. 全面软件质量管理:缺陷跟踪工具
摘要:
企业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而不是生产完美无缺的产品。如果企业销售出去的软件的质量比较差,轻则挨骂,重则被退货甚至被索赔,因此为了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企业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但是企业不可能为了追求完美的质量而不惜一切代价,当企业为提高质量所付出的代价超过销售收益时,这个产品已经没有商业价值了,还不如不开发。
企业必须权衡质量、效率和成本,产品质量太低了或者太高了,都不利于企业获取利润。企业理想的质量目标不是“零缺陷”,而是恰好让广大用户满意,并且将提高质量所付出的代价控制在预算之内。……
全面软件质量管理.ppt
(108 KB, 下载次数: 183)
网友的积极回应:
fishred看了后,提出“顶一下,看了里面内容,有一点SQA一定要参与测试,其实感触挺深的,大家觉得SQA是否需要参与测试工作呢;”
iamredeye提出“
感觉自己就像苍蝇一样在这个论坛里到处飞,看到哪里有有缝的蛋就赶紧飞过来叮一口。。。
首先SQA只是一个role,并不一定是一个dedicated人;其次假设你说的是一个人,为什么SQA需要参加测试而不参于开发,不参于SCM,不参于project management,不参与其它discipline?这个问题问的本身就有点奇怪。tester和SQA就是“质量人员”,其他role就和质量没关系?testing只是整个项目中的一个方面而已。
还是刚才说的,SQA只是一个role。每个role都把自己手上的一摊事做好了,整个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也不需要为“process不错了为何product质量还差”而苦恼。达到目标受n各因素的制约,process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process只是为了增加成功的可能性罢了”
monica提出“
在msn群里面讨论了一下关于质保人员是否应该参与测试的问题,大致是以下几种观点:
1.质量人员不参与软件测试,质量人员可以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可以参与测试
2.参与测试可以了解到产品质量的一部分,但不一定能掌握到项目的全面的质量情况;质保人员是否参与测试,不应该有项目人员是否紧缺来决定,而是由质保人员是否能掌握到项目质量状态来决定
3.在某些情况下质量人员可以兼软件测试 但没必要用一定这个词
4.质量保证人员是否参加测试,主要是看每个公司的职责
个人认为,置身项目中,和站在项目外,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怎样找到最有效的途径发现问题,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是个问题”
上一篇:需求跟踪矩阵 下一篇:林泰龙系列之关于软件验证与确认流程及测试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