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楼主: 冰封伯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具协助推进过程改进

[复制链接]
scottwang
首先,庆祝一下,我们公司刚刚通过CMMI ML3,准备向CMMI ML5迈进,
这里借助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些体会,本次作为SEPG成员的我确实感触良多。
这里想先分享一下我们的强项:工具
CMMI模型要求的实践很多,每个实践都要能提供证据证明,很多公司为了“证明”,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准备文档冲刺CMMI,这样带来的结果可想而知:民不聊生。
拿到证书后的现象在这里就不罗嗦了。我们公司的老板技术出身,一上任就开始推广工具,管理我们软件开发流程,这个工具是自己定制的(软件开发公司吗,自己开发一个还不是easy,只是看老大愿不愿意)通过3年的不断完善,已经50%满足CMMI ML4的要求,所以本次我们过CMMI ML3很轻松,没有加班写文档的现象,没有在公司引起大的轰动(大家一直好像都很有信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了CMMI ML3,归根结底都是“工具”造的福,我们SEPG也省了不少心,目前我们的工具再不断加入统计学的概念,向CMMI ML5冲刺。
好了吹完后,来谈谈为何要使用工具进行过程改进的原因,面对市场上的要求:低成本,高质量,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国际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CMMI模型确实可以规范化您的软件开发流程,提高软件质量,但是成本是否能降低下来,值得每个企业认真思考,再深入一点就是计算一下ROI能否值得您导入CMMI。CMMI只是个模型,晦涩地告诉你需要做什么,没有明确地指明你该怎么做,虽然每个PA的GP2.3都有提及到Resource。个人认为,如果只是照搬CMMI模型,进行一对一的文档编写,一个项目起码需要100份文档,您的成本只会增加,绝对不会降低,效率也会降低,关键是民心会逐步散掉。回过头来看看,如果我们能充分理解GP2.3,每个过程域都有相应的e化流程来Support,我们的相关关系人都是基于一个共用的平台进行交互,效率提高了,证据留住了。沟通成本减低了,项目资料利用率上去了,项目经理度量自动化了,好处多多啊!
这里就不详细展开论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Captain.Wang@hotmail.com

[ 本帖最后由 冰封伯爵 于 2008-4-11 22:19 编辑 ]


上一篇:CMMI3软件计划书模板
下一篇:RUP与CMMI的结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论坛版权

使用道具 举报

jane
对你们公司提到的工具比较有兴趣,能具体谈谈你们的工具功能吗?具体是怎么流转的?
iamredeye
赞同,process improvement一定要有工具来支持,否则overhead会成为头号阻力。
btw, CMMI只是理论框架,不存在照搬的问题:)
scottwang
这次有参加SEPG大会,大会上“工具”是被关心的重点话题之一,我们公司的工具主要以CMMI3为模型,以CMMI4为要求设计开发的,覆盖了CMMI4所有过程域,目前我们还在继续升级中,重点在数据的有效性收集和分析上。“有效”也是这次大会的重中之重,从Hanphrey到John Vu都有一再提及,方法的有效性,过程改进的有效性,证书的有效性让人深思,个人觉得要提高“有效性”,实用的工具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途径,工具的具体功能这里就不多说了,都是那一套:从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发布、上线支持、满意度收集等等,以及在这些过程种的各种数据的收集、分析。
henrybenben
楼主能否将你们的工具的功能模块稍微介绍一下,或者传个功能图上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啊?
我们公司也过了3级,正在准备过5级。
jetor

综述公司特为中小企业(规模小于300人)准备了一套项目管理平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做,公司负责培训,培训费用将纳入咨询费用中,平台免费赠送。本项目管理平台可以解决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如进度不透明,项目质量不透明,成本不透明等情况,让项目中所有数据一目了然。同时企业也可以借助该套平台实现CMMI2~CMMI5的过程改进战略。
本套项目管理平台采用HTTP协议,以PORTAL为基本架构,实现了过程体系文件到过程实际实用的完美结合,将多年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大量的运用到平台上面,使平台更具有通用性,并采用微软的技术加强了平台的易用性及易维护性。企业项目不论身在何处,企业人员不论身在何地,都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浏览器进行对项目的浏览,以及工作的安排与提交。
本套项目管理平台共分为6大子平台,项目平台、质量平台、EPG平台、配置管理平台、资产库平台、培训平台,6大子平台各自独立,实现了三权分立各司其职的原则,但除资产库、EPG、培训平台外,质量平台、配置管理平台均以项目平台为基本,并加上部门内部工作的安排与协调。
47385024
采用工具的目的就是减少工作量  降低成本 ;个人观点  支持工具。
timlq
都在谈工具的好处,却都没有谈如何在过程中使用工具。
都来一点实质的东西出来。。。。
cecilia

具体还不知道是什么工具,只是大家都在一味地讲工具的好处。
有点难办啊,过程改进啊
很好的实践,别沉了。
好贴,领导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看起来不错
我是个凑数的。。。
好帖是需要鼓励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思步组织思步科技|思步网|火花学堂|思步文库|思步问答|思步英才|天下心
© 2007 思步网 浙ICP备10212573号-4(首次备案号:浙ICP备07035264号)|邮箱:service#step365.com(将#换成@)|服务热线:0571-28827450
在线培训课程|求职招聘|思步文库|官方微信|手机APP|思步问答|微博平台|官方QQ群|交流论坛|软件工程透析|关于我们|申请友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思步 step365 过程改进 CMMI中文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 流程体系 需求跟踪矩阵 敏捷开发 Scrum 软件度量 项目评审 全员改进 流程管理 人力资源 6sigma 信息安全 ISO27001认证 IT服务管理 ISO20000认证 ISO9000认证 软件测试 SQA 配置管理 IPD 软件工程 PMP认证 PMP试题 PMBOK中文 精益研发 agile 顾问式管理培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