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标题: 辩论:SQA是不是鸡肋? [打印本页]

作者: 思步学堂    时间: 2012-4-18 11:00
标题: 辩论:SQA是不是鸡肋?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从业人员,并一直左右着职业的选择及各种成就感、满足感(甚至幸福感)的高低。

曾经,也有一些会员就此问题做过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比较典型的有:
砸场子的来了~:SQA有啥用?
EPG和QA人员的价值定位思考《生如夏花》-何丹博士
一声长叹:QA的角色与价值 【杂言咱谈】

今天,我们将此问题再次提出来,主要有两个目的:
1、这个问题还在困扰着从业者吗?
2、如果1成立,那么,SQA将走向何方?

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辩论!

另:辩论的是职业,切忌进行任何的人身攻击,否则屏蔽发言,谢谢合作。


该贴已经同步到 思步网的微博
作者: sunny    时间: 2012-4-18 11:19
本来就没多少用处,也就是打打杂,看看SQA从业者就知道了,要么是刚毕业的,要么就是不想做开发或者测试的。
作者: 阳光小胖胖    时间: 2012-4-18 11:21
越来越觉得是鸡肋了,从你请假就可以看出来,你离开多久,项目组都不会想念你。你监控的深或者不深,对项目的成败来说也起不了什么总用
作者: lanj    时间: 2012-4-18 11:27
哈哈~这个比分,悬殊啊~
作者: 风清云闲    时间: 2012-4-18 11:28
这个辩论有意思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事情,还要拿来讨论。管理员在发这类主题之前,应该做一下调研,大家关心的是什么

回到正题:比鸡肋还鸡肋,奉劝一句“趁早转行吧,做测试或者配置也比这个好”
作者: Monkey    时间: 2012-4-18 11:31
阳光小胖胖 发表于 2012-4-18 11:21
越来越觉得是鸡肋了,从你请假就可以看出来,你离开多久,项目组都不会想念你。你监控的深或者不深,对项目 ...

深有同感啊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2-4-18 11:32

作者: 漂在生活    时间: 2012-4-18 11:37
世态炎凉啊,没人站出来给SQA说句话吗?

SQA怎么没有价值,至少比那些只会写代码的人懂管理吧?比那些只会测试的人懂报表吧?比那些只会check in&out的人懂知识库?

社会一直在进步,这个职业才是8、9点钟的太阳,正在升起,大家都要坚持啊。
作者: gracezheng    时间: 2012-4-18 11:39
啥事不干,指手画脚,迟早被咔嚓了。。。
作者: 漂在生活    时间: 2012-4-18 11:42
风清云闲 发表于 2012-4-18 11:28
这个辩论有意思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事情,还要拿来讨论。管理员在发这类主题之前,应该做一 ...

晕,来了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你什么人?
作者: 倩女幽魂    时间: 2012-4-18 11:43
SQA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作用的,不然也不会出现这么个角色。
作者: 漂在生活    时间: 2012-4-18 11:43
Monkey 发表于 2012-4-18 11:31
深有同感啊

别灰心嘛,前面的人,一定要坚持,否则后面的姐姐妹妹们没法选这个职业了。
作者: 阳光小胖胖    时间: 2012-4-18 11:44
漂在生活 发表于 2012-4-18 11:37
世态炎凉啊,没人站出来给SQA说句话吗?

SQA怎么没有价值,至少比那些只会写代码的人懂管理吧?比那些只 ...

亲爱的,像你说的这样下去,我们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我们是要和PM比谁懂管理,要和测试比谁懂测试,要和开发比谁懂开发才对。其实一个好的QA是需要在这些人的技能之上,才可以做好QA的。但如今的QA却越来越缺少这些综合技能,才使得这个职位越来越鸡肋。
支持正方的赶紧给我鼓掌,哈哈
作者: 阳光小胖胖    时间: 2012-4-18 11:46
gracezheng 发表于 2012-4-18 11:39
啥事不干,指手画脚,迟早被咔嚓了。。。

姐姐V5,评论一针见血啊
作者: HenryTX    时间: 2012-4-18 11:47
SQA怎么没有价值,至少比那些只会写代码的人懂管理吧?比那些只会测试的人懂报表吧?比那些只会check in&out的人懂知识库?
# x% Q: ^1 a0 R( ~" b2 H/ V
社会一直在进步,这个职业才是8、9点钟的太阳,正在升起,大家都要坚持啊。

1、整个国家的大环境不行,整体不重视
2、从业人员的招聘要求可以看出。我理解的QA应该是高于PM、懂技术。这才能从更少的信息中看出更多的问题。否则PM就可以做到,何必要你。PM身在项目,得到的信息比你多得多。
3、"只会写代码...,只会测试...., 只会...."  这只能说明这些人员技能不够。与QA无关。就像第2条说的,我认为的QA应该是个精通多方面领域的人才。 同样的,每一个岗位做久了,也应该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而不是只会写代码,不了解测试如何测,不了解配置管理的内容。
作者: 风清云闲    时间: 2012-4-18 11:51
漂在生活 发表于 2012-4-18 11:42
晕,来了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你什么人?

一看就知道在这个温室中待久了的人,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你可曾了解?别人做了五百多天的公司,就可以值10亿美金,你在这个行业混了这么久,现在值多少?所以啊,俺就一直觉得:职业的选择很重要,不然,一辈子就毁了。

听说你是这个网站的创始人?别删俺的ID啊,俺只是一位说实话的过来人。
作者: 风清云闲    时间: 2012-4-18 11:54
阳光小胖胖 发表于 2012-4-18 11:44
亲爱的,像你说的这样下去,我们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我们是要和PM比谁懂管理,要和测试比谁懂测试,要和 ...

总算有明白人了,俺顶您啊妹纸
作者: 风清云闲    时间: 2012-4-18 11:56
gracezheng 发表于 2012-4-18 11:39
啥事不干,指手画脚,迟早被咔嚓了。。。

所以,我俺的观点是:提早自我咔嚓(转行)。妹纸,是不?
作者: 漂在生活    时间: 2012-4-18 11:59
风清云闲 发表于 2012-4-18 11:51
一看就知道在这个温室中待久了的人,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你可曾了解?别人做了五百多天的公司,就可以值10 ...

我要成众矢之的了,没人来帮我一下啊。

回高手的话,我是服务者,别提什么创始人不创始人的,被您这么一说,我很惭愧。
作者: 漂在生活    时间: 2012-4-18 12:00
阳光小胖胖 发表于 2012-4-18 11:44
亲爱的,像你说的这样下去,我们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我们是要和PM比谁懂管理,要和测试比谁懂测试,要和 ...

我只是觉得吧,SQA懂的这么全面,应该更努力坚持自己的路才对,别被别人一盆凉水给浇灭了。
作者: 阳光小胖胖    时间: 2012-4-18 12:01
漂在生活 发表于 2012-4-18 11:59
我要成众矢之的了,没人来帮我一下啊。

回高手的话,我是服务者,别提什么创始人不创始人的,被 ...

飘兄V5,很厉害的
作者: 漂在生活    时间: 2012-4-18 12:03
HenryTX 发表于 2012-4-18 11:47
1、整个国家的大环境不行,整体不重视
2、从业人员的招聘要求可以看出。我理解的QA应该是高于PM、懂技术 ...

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我认为SQA的价值,还需要自己坚持努力去实现,如果空有理想没实践中的帮助作用,肯定是不行。所以,在SQA自身提高的前提下,努力做一些对企业、项目、产品有用的工作,肯定是有价值的。
作者: 漂在生活    时间: 2012-4-18 12:04
阳光小胖胖 发表于 2012-4-18 12:01
飘兄V5,很厉害的

胖胖来反方吧,我势单力薄哈
作者: 风清云闲    时间: 2012-4-18 12:08
漂在生活 发表于 2012-4-18 11:59
我要成众矢之的了,没人来帮我一下啊。

回高手的话,我是服务者,别提什么创始人不创始人的,被 ...

你一直在坚持,不简单啊年轻人,祝你成功。
作者: HenryTX    时间: 2012-4-18 12:31
本帖最后由 HenryTX 于 2012-4-18 12:33 编辑
漂在生活 发表于 2012-4-18 12:03
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我认为SQA的价值,还需要自己坚持努力去实现,如果空有理想没实践中的帮助作用,肯定是 ...

说得很对!但由于QA的定位、岗位职责、KPI等各方面因素,更有价值的工作往往不是QA在做,而是PM或项目团队、测试等人员分别承担。QA很容易被边缘化。尤其是在利润高的部门里。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大多国际化知名IT企业里,QA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岗位。微软,GOOGLE都不会有专职的QA吧

作者: sockpuppet_real    时间: 2012-4-18 13:44
观点:
支持反方观点!

理由:
曾在几家CMMI五级公司工作过,且不谈过程改进做的好与坏。但是项目经理根本离不开QA,因为QA确实实时作为项目助理、咨询、支持存在,PM非常关注QA的建议。甚至是DM或项目总监也关注QA的建议和策略。这是不争的事实。

举例:
从结果关注特征——我从事质量管理数年,经历过无数次的内外培训,仔细阅读过十多本流通的甚广的QM书籍,期间也换过几家公司,积累不乏AGILE\CMMI\RUP\TMMI\ISO\PMP等众多方法论的实践。因此我深深感受到做质量管理的人员艰辛和痛苦。
05年前,中国知名招聘网站鲜有招聘软件QA和EPG的字样的人员,但是仅仅几年,可以发现招聘QA岗位比比皆是,难道那些单位钱多招聘“鸡肋”人员?我给许多不同主体对象做过培训,有普通编码人员、项目经理、部门经理、项目总监、QA人员及客户方代表。发现许多人对质量管理不了解甚至了解不深。更有甚者认为技术要比管理更加适合企业发展。这种想法是错误。举个当下做热门的例子"苹果成功",众所周知,苹果成功来源于商业模式,难道商业模式这种偏理论偏营销的方式不比苹果技术更加成功嘛!因此,这里我要提一个词叫“领域专家”,在企业里有善于经营 善于财务 善于咨询 善于技术等能手,成功企业缺少不了他们,因此企业交付能力也同样来自不同领域专家,比如善于架构 善于编码 善于管理 善于测试 善于流程监控的等等,这些专家一个都不能少。SQA不是人员名称,在这里代表一个角色及职责,虽然很多公司没有SQA的职位,但是他们却有PMO\PI等称呼,但是不管成为如何,他们都是有着类似工作的人员。大家都是做质量管理的,也应该了解许多公司 尤其是国际性大公司或国内软件巨头,他们都是有类似SQA的职务的人员,他们薪酬不比编码人员低,他们很专业。
大家对SQA职位充满了失望,这种心情我是理解的,因为在中国很多中小企业 甚至一些较大软件公司他们都有商业目标并不是把流程改善作为第一重点,因此难免会对做此项工作的SQA人员造成影响,但是我要建议大家,将小事情做成大事情,将大事情做成伟大事情,这种理论在软件业也是成立的,那就需要大家不断学习,当大家认为自己是“鸡肋”的时候,其实就是对自己不信心,当大家问自己是否是“鸡肋”的时候,请先考察自己到底具备QA的能力没有。————————请大家审视!
作者: 风清云闲    时间: 2012-4-18 14:37
HenryTX 发表于 2012-4-18 12:31
说得很对!但由于QA的定位、岗位职责、KPI等各方面因素,更有价值的工作往往不是QA在做,而是PM或项目团队 ...

你对QA的理解很偏颇,而且,对“价值”也没理解到位。
作者: 风清云闲    时间: 2012-4-18 14:39
sockpuppet_real 发表于 2012-4-18 13:44
观点:
支持反方观点!

写了支持反方观点,又羞答答的弄个“中立”,为什么?

总体一个感觉:你言不由衷!任何事情,虽然不是说非此即彼,但最好不要表里不一。
作者: 风清云闲    时间: 2012-4-18 15:04
sockpuppet_real 发表于 2012-4-18 13:44
观点:
支持反方观点!

太小气了,给你的公开信。http://www.step365.com/thread-4338-1-1.html
作者: 阳光小胖胖    时间: 2012-4-18 15:11
sockpuppet_real 发表于 2012-4-18 13:44
观点:
支持反方观点!

说的似乎强有说服力,但我还是没有从中看到QA的价值是什么?或者说具体的工作应该是什么?然后怎么着做大做强的。
额,看来是看质量相关的书籍太少的缘故
作者: sockpuppet_real    时间: 2012-4-18 16:19
阳光小胖胖 发表于 2012-4-18 15:11
说的似乎强有说服力,但我还是没有从中看到QA的价值是什么?或者说具体的工作应该是什么?然后怎么着做大 ...

在刚步入QA职业生涯的时候,我也有疑惑,随着年龄增长,懂了些,同时听到更多人的疑惑。

QA—流程咨询师、质量管理培训师、项目助理等,QA并不代表狭义的过程和产品的检查,更多承担的是改变项目管理模式的,提高项目效率的改善人员。作为QA实际上叫质量相关人员,你可以叫他EPG 也可以叫他PMO,这和企业内部角色职责定位有关。QA如果能够做大做强,首先要具备相关的能力,这里PCMM给大家一个思路和方向,比如QA应具备:讲演能力、文档处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流程咨询能力、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等。目前许多大型公司也已经过能力梯度,如果能有上规模的公司的同行,您可以问问。QA根据能力梯度也分为初级QA\中级QA\高级QA\资深QA\专家QA\QAL\QAM,不同级别的人对所对应能力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又如CMMI 阶段性评价一样,成熟度是向下兼容,能力梯度也是。IBM的许多QA都是印度人,他们非常熟悉统计分析,也同时将统计分析方法及策略应用到项目级管理,可见其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了。因此,综上所述:多学多看多问,不要再一本书的观点 某个人观点影响到判断,当您十本不同作者写的书,你自然知道,某个观点更加适合自己工作环境。 鉴于毕竟有许多QA所在的公司本身并不规范,许多QA比较迷茫,我建议,多看些质量的理论书籍,间接配合看一下质量实践书籍,慢慢的经过工作的洗礼,你们都会懂的!

作者: 4707599    时间: 2012-4-18 16:28
做到管理层价值自然就体现出来了!
作者: 端木若希    时间: 2012-4-18 16:30
支持正方,主要结合实情:
一是QA本身的技能不足
二是公司对QA的定位模糊,一时是秘书、一时是QC



作者: 思步学堂    时间: 2012-4-19 11:18
正方获胜

裁判观点: 感谢正反双方的精彩辩论。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同样的,职业(角色)的价值也是,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判断。
在此次的辩论中,正方略胜于反方,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职业(角色)的焦虑状态,也正因为思变,所以才显得“焦虑”。
期待,在思变中的过程中,有自我的成长,也有对行业发展的深层次思考,这才是真正的、有爱的职业发展之路。

最佳辩手: 阳光小胖胖

给予最佳辩手50金币奖励




欢迎光临 思步网 (http://www.step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