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查看: 16240|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揭秘软件过程改进(CMMI)的神韵

  [复制链接]
SEI每年都组织一次CMMI研讨会,多数CMMI主任评估师都利用这个机会了解SEI的最新动态,同时也作为一个与圈内人士社交的场所。主任评估师的工作多数比较独立,SEPG大会与年度CMMI研讨会成为大家难得的机会来相互交流、增进友谊。会上有位美国的主任评估师和我聊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在美国的某个软件工程的相关博客站点上看到这样的文章。

      博主说他“年轻、不懂事”的时候,他以为SEI的CMMI很不错,他以为他的工作需要好的文档,需要严谨的过程定义,还需要一些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高智商脑袋来指导一下。他说他所在的公司是个大型的IT公司,公司那时正在实施CMMI,争取达到CMMI成熟度三级。接着,他有了他完全没有想到的结果。

      他说:“突然,办公室的人口开始填各种表格,开始开各式各样的会,会议叫经验总结会,或者叫同行评审会,或者叫变更控制会。突然,做每件事都要填一张表,甚至两张表。你想要和你的主管谈一谈?填表吧。你想找几个人来商量一下设计方案?填表吧。你想到楼上去看看老伙伴在干啥?他告诉你他在填表。”

     “然而,我们的坏习惯没变。它们只是换了包装而已,它们现在以一大堆满足CMMI要求的实践和文档的形式存在。天才的设计人员还是用白板自由讨论问题,只不过他们需要把白板上的文字记录下来,填入那些被认为是与CMMI相容的表格。架构设计文档越来越厚了,只不过还是没人想看。没人来看哪些表格,绝对没人要看――除了那几个失眠的人,他们再也不用吃安眠药了,他们可以看那份文档:ZD-91701-软件设计模块-输入输出操作概念。”

       博客还有不少文字,但我就引用到这里。这位博主的观点已经很清楚了,主任评估师看了这样的文字一定会有批判的欲望,我当然不能例外。但问题在哪里呢?
        今年在苏州举行的SEPG大会,主题定为“CMMI目标:形神兼备的追求”。我想,上面的问题用CMMI实施中的形似与神似的关系来解释,就很贴切。
       中国艺术,从书法到绘画,甚至音乐、围棋,都是形易而神难,有一个从形似到神似的境界提升过程。它们都讲究形与神的统一,所谓形神兼备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以书法为例,习字始于正楷临帖,或柳公权,或颜真卿,如果用心,一两年后亦可以写得有模有样。然而要临摹到其神韵,写出柳体的骨格清奇,颜体的苍劲有力,则没有五年之功不能成。进而要能做到苏轼所说的神、气、骨、肉、血五者具备,能把追求意境的美放在形体表现之上,以书法来展现对美学的追求,表达书法家的内心世界,也许就要人的半生之功了。

       再以围棋为例,下棋讲究棋形,入门教材就会讲怎样的棋是“好形”,怎样的棋是“愚形”。下棋构成了好形,效率就高,就可以用比较少的手数取得较大的利益。但初学围棋只知模仿,对棋形理解肤浅,不能领悟每一手棋的神之所在。他们走的虽然都是定式,却不能相互呼应,要么子力重复,要么似是而非,最终失掉大局,导致失败。相反,高手下棋就不再拘泥于棋形,可以打破定式,随机应变;可以下出“愚形的妙手”,使得棋局顿开,走向胜利。

       归纳一下,我们可以说形似是神似的基础,是掌握一门艺术的开始;而神似是形似的发展,是艺术水准的真正体现。神似不能脱离形似,故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之说。但神似方是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故有“万趣融其神”之说。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质,完美的追求是做到形神兼备。

      回到CMMI,我认为CMMI的形似就是体现在模型中所要求的实践在组织中存在。而神似则体现在CMMI真正帮助组织实现其业务目标,通过投资回报率来体现过程改进的真正价值。

       CMMI的实施之初我们所力求做到的就是形似。我们开始学习CMMI的知识,了解模型的结构,了解什么是过程域、什么是过程域的目标,什么是目标中的实践。我们进而选择一定的模型范围,开始在“形”的层面上来实践CMMI。就象书法的临帖,围棋的背定式,在一开始我们常常笨拙地模仿一套被认为是能满足CMMI要求的文档模板来制定自己的规范,我们考虑更多的可能是组织的实践是否达到了CMMI的要求,而较少关注这些实践为组织带来的真正价值。我们的目标可能更多的是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能够通过CMMI的评估,而不是通过CMMI的实施能够提高多少百分比的客户满意度,降低多少百分比的缺陷率,或提高多少百分比的产品可靠性这样的具体的业务目标。

       CMMI的评估可以说多是围绕“形似”来进行。我们对照严谨的模型文档,遵照严格的评估方法按部就班地执行评估的流程。我们首先要进行组织实践到模型实践的映射,找到所谓的“实践实施指示物”作为实践实施的证据。我们需要讨论这些证据的充分性,来确定这些CMMI实践在多大程度上在组织内得到了实施,最终得出结论,找出组织实践中的强项与弱项。评估方法所要求的是实践的充分性,而非实践的好坏程度。我的理解,CMMI评估主要判断组织能否做到与CMMI模型实践的形似。但要看到CMMI的收益,神似就更为重要。

       企业文化可以说是CMMI之神的一个体现。CMMI实践在组织中应该不是呆板的教条,而是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的自然流程。一方面,组织构筑符合CMMI精神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文化可以在无形中传递CMMI的信息;另一方面,CMMI在组织的实施中能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CMMI的实施使得企业管理更和谐,团队氛围更融洽,员工士气更高涨。有文章形容说,CMMI之神就是在公园中大家为寻找狗的主人而聚集,是在犹他州遇到恶劣天气时的幽默,是竞争对手在晚宴中相遇时讲过去的故事并莞尔一笑。我对此表示赞同。

       CMMI之神似程度应该用业务目标的实现来度量。仔细考虑CMMI高成熟度的实践,其实就不断强化了量化业务目标的重要性。组织业务目标是具体的、可度量的,是在组织的各个层面不断细化的。进行统计管理的关键子过程就是依据量化的组织业务目标所选取,过程性能基线与模型同样围绕量化的组织业务目标去建立。当组织经过长期努力想高成熟度目标迈进时,如果仅仅做到实施的形似就会发现走向高成熟度的过程步履艰难,花了大量精力收集的数据不能分析得出理想的结果,过程的性能迟迟不能稳定,所谓的性能基线或模型在项目没有实际作用。如果过程改进团队为此而沮丧时,也许就是思考是否CMMI的积累已经充分,充分到可以自如地把握CMMI的神韵。

        对文章开头的所引用的那个故事,我觉得他们在CMMI的实施中并未做错什么,只是功夫还在形似的阶段,就象学习书法的初期,枯燥的成分多于享受。有朝一日当那位博主境界升华,体会到CMMI的神韵的时候,或许他会说,“我不懂事的时候曾经认为CMMI很枯燥,没有用……”

出处:CIOAge 文: 卡内基梅隆大学 赵悦

[ 本帖最后由 xinxijie531 于 2008-11-26 17:48 编辑 ]


上一篇:CMMI证书背后的6大怪相
下一篇:如何进行软件过程改进战略策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论坛版权

使用道具 举报

学习下我只是路过,不发表意见……
打酱油的人拉,顺便赚点金币
前排支持下了哦~
不错 支持一个了
看起来好像不错的样子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我是个凑数的。。。
路过的帮顶
还不错哦,如果再能多分享一些就perfect了!
公司马上要过级了,也是为了拿证书而已
目前中国的软件企业都是小作坊,以企业生存为第一位。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搞这么庞大的CMMI呀,即使有搞的,也是为了得到证书才好更好的忽悠客户,真正能把CMMI作用于实际的,应该没有几个。
我支持啊我是新世纪的啊
或许是我的修炼不够,但我还是要说:所谓CMMI的神韵就跟共产主义一样,只是看不到摸不着仅存在于梦想中罢了。这里放句预言——CMMI在中国行不通,要不沦为ISO9000,要不退出历史舞台。
我入门还浅,觉得简单有用才是硬道理,搞一套没用的文档,对项目,对公司,对个人的发展都没好处,过程改进就是应该一步一步的踏踏实实的来,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关键还是要简单有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思步组织思步科技|思步网|火花学堂|思步文库|思步问答|思步英才|天下心
© 2007 思步网 浙ICP备10212573号-4(首次备案号:浙ICP备07035264号)|邮箱:service#step365.com(将#换成@)|服务热线:0571-28827450
在线培训课程|求职招聘|思步文库|官方微信|手机APP|思步问答|微博平台|官方QQ群|交流论坛|软件工程透析|关于我们|申请友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思步 step365 过程改进 CMMI中文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 流程体系 需求跟踪矩阵 敏捷开发 Scrum 软件度量 项目评审 全员改进 流程管理 人力资源 6sigma 信息安全 ISO27001认证 IT服务管理 ISO20000认证 ISO9000认证 软件测试 SQA 配置管理 IPD 软件工程 PMP认证 PMP试题 PMBOK中文 精益研发 agile 顾问式管理培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