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大家一直对本栏的关注,马上十一了,首先祝愿大家十一快乐,并在十一放假前推出本周内容,本周内容为根据一些讨论得出,希望能够解决一些人的困惑
对于PPQA或者SQA我们已经有了耳闻,但是到底在项目中起到什么作用,能做到什么地步,或者说应该做到什么地步,很多人依旧存在一些疑问,PPQA或者SQA到底做些什么,到底是否有必要呢?为什么招聘的人不是令人满意或者让人能够惊喜呢,这些在对领导造成困惑的同时也同时带给SQA或者PPQA人员一些忧虑。
SQA或PPQA到底有没有必要存在
SQA或PPQA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有一定必要的,但却也不是对于所有企业来说,比如对于微软来说,对于IBM来说均没有这个职位,那哪些企业应该设置这个岗位呢?这首先应该从SQA或PPQA的职能说起,SQA或PPQA对于公司来说一般的期望是质量管控加上过程改进,直接一点就是让项目质量达到要求,不要再出现一些bug过多、延期过长等风险,另外一点就是培养项目人员规范化操作,以降低由于人员差异带来的风险;所以SQA或者PPQA对于一些小公司或者体系没有健全或者健全了体系而期望得到真实改善的公司来说,一般都是需要的,因为公司希望看到自己的项目成功率增加,希望看到自己的过程在一步步改进和优化,自己的公司正在完善一套制度以减少个人管理风格的差异所带来的风险。就像上面所说的,微软不需要SQA,但是微软需要培训,大量的培训对于进入的人员已经足够识别自己的职责、了解做事的规范、清晰自己的范围,但是对于我们中国的很多公司来说,入门时没有培训不说,甚至进去了就是完成本职工作,和本职无关的相关工作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种随意敷衍就可以了事的,再甚一点体系都不完善或者不规范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上下通融的管道,高层不了解下面做什么,下面随意性很大。
SQA或PPQA到底做什么
就像上面所说,公司招聘SQA就是公司出了问题,需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才会招聘这个职位,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是跟风大家都有这个职位而设置这个职位的,那企业一般出现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可能对于我们来说早已常见,比如发布的版本混乱,现场部署一片糊涂,现场环境不清晰,bug非常多,项目组总说自己好但高层没有看到好的点,进度一次次延期,项目成本超支,急需要一套规范来规范所有人员操作,目前公司业务不能整合,整体绩效无法界定,质量文化没有建立成功等等?所以SQA或PPQA做什么和公司环境有关,并非你想进入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许你的技能要符合公司特定要求才是最佳的,对于一个初始需要SQA或者PPQA的公司,一般都是需要提高项目的质量,这看起来是一句空话,所以不要说你评审就能提高质量,监控就能提高质量这样的认知,因为任何人都会组织评审,都会监控项目执行,那如何提高项目质量呢,首先要分析项目出现的问题,比如项目BUG过高,到底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具体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避免和杜绝,需求规格说明书问题过多,是采用的技术有问题还是管理方式有问题,根据不同问题给出不同建议,代码评审时是互审有效还是会议共审有效,版本发布几个比较合适,每个版本实现的功能如何审查才会更有效等等。
也许有人认为这里并没有给出SQA或者PPQA到底做什么,因为公司处于各种环境不一样,所以做什么需要根据自己公司定义。
SQA或PPQA的级别
这里的级别只是一种个人分法,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所以或许很多人不认同,因为就像管理方法分了很多类一样,每种都着眼不同,所以架构不同,不过每种方法总给人一些启迪,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初级SQA:
了解SQA工作
了解项目管理知识
可以编制SQA工作计划
可以制定检查单
可以执行检查并跟踪问题
中级SQA:
可以指导SQA工作
熟悉项目管理知识
可以对SQA人员进行规范培训
可以独立建立一套规范
高级SQA:
可以指导公司开发人员
精通项目管理知识
可以为公司架构一套适合的项目规范并正常执行
可以对所有开发人员进行管理类培训
资深SQA:
指导公司管理层
精通项目管理知识
可以架构一套适合公司且可执行的公司规范
可以对所有管理层进行管理类培训
上面的SQA并没有提到所需的技能及要求,不过在其中可以隐含了一些技能和要求,因为对于项目管理知识的理解来说同样分为了解、熟悉、精通、资深等,对于项目规范和公司规范来说,项目规范只是开发部的规范,而公司规范则是通观全局公司体系架构、职能划分、资源调配的规范,如项目规范只是一个车间,而公司规范则是保证后勤、市场、财务、人力、生产同时运作的体系。
SQA或PPQA到底是否可以兼职
就像最早提到的,如果有了意识,当然可以兼职,如果没有意识,兼职也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所以在初始的时候,宁愿从点滴做起也不要大而全的利用兼职人员来完成任务,这样只会耗损自己的时间,而调动兼职人员的时候却发现阻力无比。
上一篇:【39周】体系构建,构建开始 下一篇:【41周】如何推动公司执行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