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支持反方观点!
理由:
曾在几家CMMI五级公司工作过,且不谈过程改进做的好与坏。但是项目经理根本离不开QA,因为QA确实实时作为项目助理、咨询、支持存在,PM非常关注QA的建议。甚至是DM或项目总监也关注QA的建议和策略。这是不争的事实。
举例:
从结果关注特征——我从事质量管理数年,经历过无数次的内外培训,仔细阅读过十多本流通的甚广的QM书籍,期间也换过几家公司,积累不乏AGILE\CMMI\RUP\TMMI\ISO\PMP等众多方法论的实践。因此我深深感受到做质量管理的人员艰辛和痛苦。
05年前,中国知名招聘网站鲜有招聘软件QA和EPG的字样的人员,但是仅仅几年,可以发现招聘QA岗位比比皆是,难道那些单位钱多招聘“鸡肋”人员?我给许多不同主体对象做过培训,有普通编码人员、项目经理、部门经理、项目总监、QA人员及客户方代表。发现许多人对质量管理不了解甚至了解不深。更有甚者认为技术要比管理更加适合企业发展。这种想法是错误。举个当下做热门的例子"苹果成功",众所周知,苹果成功来源于商业模式,难道商业模式这种偏理论偏营销的方式不比苹果技术更加成功嘛!因此,这里我要提一个词叫“领域专家”,在企业里有善于经营 善于财务 善于咨询 善于技术等能手,成功企业缺少不了他们,因此企业交付能力也同样来自不同领域专家,比如善于架构 善于编码 善于管理 善于测试 善于流程监控的等等,这些专家一个都不能少。SQA不是人员名称,在这里代表一个角色及职责,虽然很多公司没有SQA的职位,但是他们却有PMO\PI等称呼,但是不管成为如何,他们都是有着类似工作的人员。大家都是做质量管理的,也应该了解许多公司 尤其是国际性大公司或国内软件巨头,他们都是有类似SQA的职务的人员,他们薪酬不比编码人员低,他们很专业。
大家对SQA职位充满了失望,这种心情我是理解的,因为在中国很多中小企业 甚至一些较大软件公司他们都有商业目标并不是把流程改善作为第一重点,因此难免会对做此项工作的SQA人员造成影响,但是我要建议大家,将小事情做成大事情,将大事情做成伟大事情,这种理论在软件业也是成立的,那就需要大家不断学习,当大家认为自己是“鸡肋”的时候,其实就是对自己不信心,当大家问自己是否是“鸡肋”的时候,请先考察自己到底具备QA的能力没有。————————请大家审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