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步网

查看: 104081|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crum] 【转INFOQ】一个关于公司发展和开发过程的伪命题引发的讨论

[复制链接]
思科-网迅(中国)软件有限公司资深QA总监朱少民发出一条微博,希望大家探讨公司发展成败与开发过程的关系:
大家知道国内哪个公司首先达到CMMI 5级?【摩托罗拉】;国内又是哪家公司最早实施敏捷开发方法吗?【诺基亚】,今天这两家公司都处境困难,原因何在?当把精力放在开发过程模式迁移上就必然忽视了业务本身、还是进一步证明Google、Facebook的成功最主要的贡献还是商业模式?Nothing for CMMI和敏捷?
测试仔刘毅和一直致力于推广Android的台湾老技术人高焕堂都认为,这两家公司衰落主要是经营策略问题。用高焕堂的话说:
在全球的电信运营商所构建的碉堡裡,用CMMI, 敏捷将碉堡裡打理得乾淨条理分明,却忘了走出碉堡看看外面的新世界。
敏捷实践者大卫张33同样提出:
因果模式根深蒂固,但在这复杂的环境中是否有效?对所谓的追求极致并不感冒,最高级、最早不如最有效。当精力放在公司内部却忽略对外部的响应时,困境是咎由自取,案例证明了响应、适应外部的需求更有效。
Elton鸿指出诺基亚的问题:
就诺基亚来说,公司衰退一大原因是没有跟上行业的转型。然而这正是因为组织庞大臃肿不够敏捷导致转型过于迟缓造成,而非转型本身造成。敏捷不只是开发模式更是一种文化。
云计算之私有云研究列举了自己在摩托罗拉的亲身体验:
当年在南摩CMMI小组就坐在旁边,耳闻目濡,一位美女Manager领着大概5名组员,那个组超忙。摩托选择CMMI,一部分原因它是制造业出身,TQM这些东西本来就熟悉,另外印度人把持公司也可能是,阿三都比较信这个,摩托陨落的原因有很多,不全在CMMI,在员工心里它还是有头有尾的厚道公司
对于谁最早实施敏捷,敏捷教练徐毅-Kaveri指出:
国内最早实施敏捷的应该不是诺基亚,最早大规模较彻底实施Scrum的是诺基亚网络(现在已经合并成为了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在当时诺基亚网络还是属于诺基亚集团的,当然,现在也还是,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都是诺基亚。“实施”敏捷和“成为”敏捷有区别;“喊不喊敏捷”和“是不是敏捷”亦有区别。
对于敏捷,EthanYuan认为:
做对的事和把事做对,我想敏捷更多的照顾到后者。敏捷给了产品接受反馈并做出动态调整的机会。但反馈的质量或许是真正的瓶颈:有反馈吗?是真正的反馈吗?反馈被误解了吗?从《四步创业法》这本书中,其实揭示了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如果真要怪罪敏捷,PO罪责难逃。
架构师Jack从流程和人才观点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敏捷或CMMI 只解决把事做对。解决不了:做正确的事,产品方向、用户需求挖掘和分析,而且公司还有推广、销售环节的战场。一前一后任一没做好,商业都不成功。
Facebook和Google有一个特点招最优秀的人给一流的待遇,其实有时人行,什么问题都能搞定。如果人不行时就需要方法论和流程来推力一把把问题解决。F和G的问题是如何留住一流的人,一旦市场环境变化,如同美国历史上的很多科技企业很快会失去一流人才,进而威风不再。
相反华为重视流程和方法论,让其具备了招二流人给1.5流待遇作出一流产品的能力,招人风险减少、自己培养的大部分人员骨干也不容易流失,对商业市场变化的免疫力强很多。即使福利和空间不再一流但根基不会动摇。想想谷歌一流人才的流向 微软->Google->Facebook->? 流出的企业就苦了
不少网友质疑这条微博中的逻辑漏洞,认为这个问题混淆了“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作对”。而朱少民的反馈是:
有的人对 “?” 不够敏感,既然是“?”,就需要自己思考;且有时博主也会提出一些伪命题,网友要注意陷阱;本条这些元素可能都存在,且这里虽然明确提到CMMI和敏捷,但更核心的是指 “过度关注研发过程”,而可能忽视业务;换句话说,过于关注内部环境,而可能忽视外部环境。应该没有归罪于CMMI和敏捷。
黄邦伟的评论可以作为这次讨论的总结:
把事情做好必须掌握多维度的考虑:Business, Architecture, Process, Organisation (BAPO)。忽略了任何维度就会有不良的后果。


[color=rgb(28, 73, 123) !important]郑柯 郑柯,实用的理想主义者,相信:每天改变一点点,这个世界会更好。




上一篇:理想、行动、坚持--从玄奘之路感悟敏捷价值观
下一篇:【正能量】转自infoq--敏捷项目的成功证据
[发帖际遇]: lee_huo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3 (金) 金币,偷偷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论坛版权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看法如下,元芳你怎么看?
研发过程不仅仅局限在开发测试维护,也包含从产品ieda到产品需求再到需求研发。无论CMMI、敏捷都有关注到这点,关键你做了吗?做好了吗?另外研发模型都有它的各自特点和试用范围。如果你在做一坨屎,无论你多敏捷做出来的还是一坨屎。所以研发模式上是辅助产品快速成功的因素之一,更为关键的因素是商业价值和商业模式。
膜拜神贴,后面的请保持队形~
纯粹路过,没任何兴趣,仅仅是看在老用户份上回复一下
很有见地的探讨,先收藏着~
不错 支持一个了
very good.
我了个去,顶了
还不错哦,如果再能多分享一些就perfect了!
很有借鉴意义,先收藏了,谢谢楼主。
看起来不错
我也来顶一下..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我是个凑数的。。。
还不错哦,如果再能多分享一些就perfect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思步组织思步科技|思步网|火花学堂|思步文库|思步问答|思步英才|天下心
© 2007 思步网 浙ICP备10212573号-4(首次备案号:浙ICP备07035264号)|邮箱:service#step365.com(将#换成@)|服务热线:0571-28827450
在线培训课程|求职招聘|思步文库|官方微信|手机APP|思步问答|微博平台|官方QQ群|交流论坛|软件工程透析|关于我们|申请友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思步 step365 过程改进 CMMI中文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 流程体系 需求跟踪矩阵 敏捷开发 Scrum 软件度量 项目评审 全员改进 流程管理 人力资源 6sigma 信息安全 ISO27001认证 IT服务管理 ISO20000认证 ISO9000认证 软件测试 SQA 配置管理 IPD 软件工程 PMP认证 PMP试题 PMBOK中文 精益研发 agile 顾问式管理培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