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衫 于 2010-8-9 12:25 编辑
在上周的上周的上周,我在群里为‘品酒凝笔’要了一篇编码规范,并签下了这个写贴的原因的条约,因为公司都是新人,所以进度比较慢,当然很多人都急了,当然没有我(额,说这话有点丢QA人,因为哥很淡定)。其实这就要体现工作价值的时候了,怎么样才能有效的改进过程,让效率和质量都能提高上去,不光是跟踪,不光是沟通,更不光是“警察”(额,小时的愿望就是当个police).....有句话最经典,能在项目中跑起来、又经得住实践推敲的流程规范,一如能在现场跑起来的软件那样,是最有价值---这句话让我感触最深,也是我们当QA最骄傲的。QA虽然是配角(真正的英雄是项目成员),但我们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好吧,进入正题,在我问‘品酒凝笔’要规范的时候她问了几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有了规范就可以了吗?
好吧,现在有了规范,怎么让大家知道有这东西?
好吧,大家也知道有这个规范的,怎么让他们用起来?
好吧,现在用起来,怎么知道他们确实用了,好不好,需不需要完善? 现在,我们发现有这样那样的新问题,好吧,怎么把规范充实起来?
在刚开始问我的时候我就想直接说,跟踪,跟踪再跟踪,交流再交流,这样就足够可以了。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有成形的规程),其主责,应该就是对流程实施结果的跟踪,而像小型企业(制度不健全、项目并不多、类型又不均等)其主责就不是跟踪结果这么简单了。
那么现在我的回答是:首先公司内部人都认为规范对过程的改进,质量,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这点不够重视,那么对你以后的工作就难了,那真的不重视怎么办?对上层管理者晓之以利,动之以情,只要上层重视起来了,我认为这点很快会被认知。那就继续,有了规范当然不可以,还是那句经典的话“能在项目中跑起来、又经得住实践推敲的流程规范,一如能在现场跑起来的软件那样,是最有价值”。所以问题就解决了,“能在项目中跑起来、又经得住实践推敲的流程规范”这句话我觉得可以完美的回答‘品酒凝笔’所有的问题。这个就不解释了,我想大家都懂的...
还有答应了‘品酒凝笔’要把代码检查表也贴上来,这个有点困难了..这个难我就不解释了,在此对‘品酒凝笔’道歉,要不下次请你吃饭得了。哈哈哈哈....(一般高手都是这么笑的离开的..)
上一篇:管理故事:大船上的小窟窿 下一篇:辩论:SQA是不是鸡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