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6-12 14:23:26
|
只看该作者
|
继续
3.11 软件质量保证
SQA人员在参与制定软件开发计划的同时,制定该项目的SQA计划,制定完毕后由开发部经理、工程经理和软件项目经理评审。SQA人员根据计划进行SQA活动,当软件开发计划发生变更时,SQA计划作相应的变更。
SQA人员在对软件项目进行验证后,将结果填SQA检查报告,该报告至少应该包括以上KPA中所列的应该检查的方面,格式可如下表:
软件项目名称 XX医保 项目进度 概要设计阶段
软件项目经理 XXX 检查日期 2002-8-30
所属KPA 检查项 合格否 备注
需求管理 给定需求交给软件项目组之前经过评审,确保需求没有问题; 合格 8月9日评审时,发现若干问题(见评审记录),当场解决。
当给定需求发生变更时,软件开发计划、工作产品和活动有没有进行相应的适当的修改; 暂无变动
由于给定需求更改引起了约定的更改,这些更改由没有经过相关小组协商。 暂无变动
软件配置管理 SCM组、SCCB、软件项目组是否遵循SCM的标准和规程; 合格 8月12日评审了软件配置管理计划,发现配置项不全,修改后于8月13日通过评审。
对软件基线有定期审核。 计划8月31日审核
软件开发计划 软件估计和计划的活动是否进行; 合格 8月12日评审了软件开发计划,由于进度计划不够详细,没有通过评审,软件项目经理修正后,8月13日通过了再评审。
评审和形成项目约定的活动是否进行; 合格
制定软件开发计划的活动是否进行; 合格
用于制定软件开发计划的标准是否遵守; 合格
软件开发计划的内容是否完整。 合格
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 评审和修改约定的活动是否进行; 暂无
修订软件开发计划的活动是否进行; 暂无
修订软件开发计划的内容是否完整; 暂无
跟踪软件项目的成本、进度计划、风险、技术和设计限制、功能和性能等有关活动是否进行; 合格 8月19日因软件项目经理出差,周例会取消,周例会和里程碑会议时对软件项目进行了跟踪
实施计划安排的评审技术和管理的活动是否进行。 合格 计划和工作产品都经过了评审
同行评审 所计划的同行评审已被实施; 合格 8月26日对需求分析说明书进行了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负责人根据其职责接受过充分的培训; 合格
评审人员根据其职责接受过适当的培训或具有相关的经验; 合格
准备同行评审、实施同行评审和完成后继措施等过程得到遵循; 合格
同行评审的数据报告具有完整性、精确性和及时性。 合格
综合软件管理 制定和修改项目定义的软件过程; 合格 8月11日参与制项目定义的软件过程,8月12日通过评审
项目的软件开发计划和软件风险管理计划的准备过程; 合格
依据项目定义的软件过程管理项目的过程; 合格
为机构的软件过程数据库收集和提供合适数据的过程; 合格 8月20日上报了测量数据
使用机构的软件过程数据库支持软件项目的计划、评价和跟踪过程。 合格 参见项目的软件开发计划
软件产品工程 软件需求是否经过评审; 合格
每个软件工程任务的准备就绪和完成准则得到满足; 合格
软件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和需求; 暂未结束
已完成所需的测试; 暂未进行
依据书面计划和规程完成软件的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暂未进行
测试满足软件测试计划中的验收标准; 测试计划通过评审
已圆满地完成测试并记录了测试结果; 暂未进行
检测出的问题和缺陷已建立文档,并被跟踪和处理 合格 参见需求分析说明书的评审记录
通过软件需求、设计、代码和测试用例,对给定需求的跟踪得以实施; 合格 在需求分析说明书的同行评审中进行了跟踪
在软件产品提交给客户和最终用户前,依据软件基线和给定需求验证了用来管理和维护软件的文档。 暂未进行
如果上表中列出了软件项目不合格的方面,SQA必须填写一份问题解决报告,及时通报给软件项目经理,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再将报告提交给上级管理部门,请求支援以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报告可如下表:
报告编号 上次报告编号
问题负责人 软件项目经理
SQA人员 制表日期
计划完成日期 实际完成日期
问题描述:[描述发现的问题;问题可能产生的风险(可选)]
解决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问题负责人签字
SQA人员签字
软件项目经理签字
完成情况描述:
注:
1) 报告编号用来唯一标识问题解决报告。报告编号由项目名称、问题描述、问题序号三部分组成。(如:PowerHygeia-Inhosp-001)问题序号用来标识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报告
2) 上次报告编号,是指问题上次未解决的报告编号。
SQA人员在进行质量保证活动的同时,要记录自己的工作量,并在每月或里程碑时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填入SQA活动测量表,如下所示:
软件项目名称 软件项目编号
软件项目经理 SQA人员
项目阶段 工作量 审核次数 发现问题数 上报次数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时间段(或里程碑)
。。。。。。
。。。。。。
。。。。。。
合计
4 结论
作为一名SQA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业务知识,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业务技巧,灵活运用CMM的标准,才能将CMM标准贯彻落实到软件项目中去,从而逐步提高软件过程的成熟度。
参考书目
1. 卡纳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 《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软件过程改进指南》 刘孟仁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7月 |
|